一块好屏的“基因”报告:解码高端OLED背后的品质密码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稳,同比增幅仅0.2%,进入到了存量博弈阶段。
在增长趋缓的氛围中,天马却交出了一份“出挑”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柔性OLED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9%。销量逆势增长的同时,天马已经成为AMOLED市场的核心供应商。
问题来了:当整个面板行业都在为增长烦恼时,天马凭什么能在高端市场上杀出重围?
答案不在PPT上,在产线里。
01 走进天马TM18,探秘“全球最硬核产线”
如果要票选2025年“最惊艳”的手机,5个月前发布的OPPO Find X8s,大概率是得票最高的机型之一。原因无他,单单是1.25mm超窄四等边设计的屏幕,就足以让无数人看过后直呼“舒服”。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块以极窄边框著称的屏幕,就来自天马在厦门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内部编号TM18。
当时就有不少人讨论:为什么OPPO要把旗舰级产品的屏幕供货交给天马?答案很简单,面板行业最考验硬实力。
时间回到2022年初,天马TM18产线正式点亮,项目总投资高达480亿元,设计产能为月加工柔性显示基板48K,是国内体量最大的柔性AMOLED单体工厂,被媒体盛赞为“屏幕界的超级工厂”。
走进天马TM18产线,各种高精尖设备推动着技术创新制造的升级。
曝光机(显示行业的光刻机)具备最高解析度与重合度,保障了屏幕的极致细腻与稳定良率;蒸镀机100%采用Tokki旗舰机型,确保每一个像素都能精准落位;配合定制化的高精度 SPM 设备、喷墨打印设备 100% 的打印精度,以及行业领先的准分子激光晶化机和离子注入机,把良率和品质稳定性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翻译成“外行人”也能听懂的话:天马TM18产线做到了“满配”标准,实现了工艺风险最小化、良率和稳定性最大化。
而在制造环节,天马TM18将品控做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一块屏幕从材料到成品,历经482检验站点、超1137项质控节点,交付到用户手中时,每个批次的抽检还要面临115项暴力验证,包括性能、环境、微观、电学等等。
比如-40℃~85℃的极限温循,可以理解为把屏幕放进“冰箱”和“烤箱”里反复折腾:先是零下四十度的“极地严寒”,接着在接近八十五度的“夏日蒸桑拿”,模拟手机在东北冬天、海南夏天、甚至飞机货舱里可能遇到的极端环境。
再比如暴力但有效的钢球跌落测试,用一颗颗规定重量的钢球,从一定的高度直接砸到屏幕上,如果屏幕能扛住不碎、不裂,说明在日常跌落、磕碰时会更耐用;如果撑不住,就会提前暴露问题,避免产品在用户手里“翻车”。
不夸张的说,每一块从天马TM18产线出去的屏幕,都经得起折腾。既是天马对工艺的自信,也是被旗舰产品青睐的原因。
02 护眼、通透、高刷,到底有什么门道?
有了“超级工厂”的品质和品控,怎么定义一块高端好屏呢?
天马微电子官方微博日前公布了将在9月19日举办“天工屏·定乾坤”高端OLED技术品牌发布会的消息,并连续三天发布了预热海报,给出了三组和高端“好屏”有关的关键词——护眼、通透、高刷。
最终的标准注定会在发布会现场公布,却不妨碍我们结合显示行业的现状、天马的产品和技术进行一波猜测。
首先是护眼,别以为护眼只是简单在系统里加个“夜间模式”,把色彩调黄一点、把亮度调暗一点,真正的护眼涉及一系列技术:让像素稳定发光的无频闪、像极了月光的1nit亮度、硬件级低蓝光、环境光自适应等等。
早在5月份的SID 2025上,天马就展示了光感功能屏HOI技术,可根据周围环境光线条件自动调整自身显示参数,在国际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PWM调光已经做到了4320Hz超高频(权威学术认定大于3125Hz频闪零风险);全DC技术可以让做到了0屏闪;莱茵给天马颁发了《硬件级低蓝害证书》,蓝害低至4.7%。
有了这些技术上的铺垫,可以笃定天马将在发布会上“放大招”,用硬核创新定义下一代护眼屏幕的“天花板”。
其次是通透,可以理解为屏幕看起来干净、自然,没有灰蒙蒙的遮挡感。就像擦干净一扇落满灰尘的玻璃窗,世界瞬间变得明亮、清晰。
公开信息显示,天马采用叠层器件设计的屏幕,全局亮度高达2500nit,峰值亮度可达8000nit,实现了95%以上BT.2020色域覆盖率,做到了哪怕是在夏天的正午阳光下,屏幕内容依旧清晰可读、色彩准确、亮暗分明。
最后是高刷,全称是高刷新率,即屏幕每秒刷新多少次画面,比如普通显示器上常见的60Hz,指的是一秒刷新60次。
以刚刚发布的iPhone 17系列为例,全系标配了120Hz的高刷,也是目前的主流配置。但天马的刷新率已量产165Hz,研发能力可高达240Hz,使得画面更流畅,每一个细节都能清晰顺滑展现。 更搭载了天马LTPO 3.0 自适应动态刷新技术,显示的时候可以不同频率的丝滑切换,使得显示流畅的同时,还能实现长续航。
当然,按照天马一贯的务实作风,9月19日的发布会上势必还会有惊喜,交出中国OLED迈向全球高端赛道的标志性答卷。
03 天工屏,天马42年品质基因的注脚
可能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天马在发布会邀请函中提到了“天工屏·定乾坤”,将发布“天工”品牌和第一代“天工屏”。
之所以把这个核心信息点放在最后,是因为外界对屏幕的认知一直是基于参数的,分辨率多少、最高亮度多少、能耗怎么样。但参数只是表象,优秀的视觉体验一直都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天马想做的,正是把“好屏”从冷冰冰的规格堆叠,升级为有温度、有标准的技术体系。
也就是说,“天工屏”不只是一块屏幕,更是品牌化的技术承诺。当用户看到“天工屏”三个字时,不必再纠结亮度多少、对比度多少、色域多少、刷新率多少……因为参数已经被拉到行业上限。
相对应的一个问题:“天工”能否像“骁龙”之于芯片、“徕卡”之于影像一样,成为用户心中品质与信赖的代名词呢?
我们的回答是:天马并不缺少打造高端品牌的能力。即使不考虑天马TM18产线的品质和品控,TM19和TM20产线的提前布局,有着42年屏幕研发和生产历史的天马,本就是显示行业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专利层面,截止到2024年底,天马累计申请专利超过一万八千项,其中已授权专利一万两千多项,构建了坚实的专利护城河;
市场份额上,截止到2024年底,天马LTPS智能手机连续七年全球第一,柔性AMOLED手机主屏幕出货量市占全球第三,车规显示、车载仪表显示、车载HUD显示、专业显示模组、品牌客户刚性AMOLED智能穿戴均为全球第一。
特别是高端市场的布局,不单单是OPPO、小米、荣耀、vivo、联想等品牌的旗舰智能手机,玛莎拉蒂、法拉利、雷克萨斯、宝马、奔驰、比亚迪等传统豪华品牌,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新贵,都搭载了天马的屏幕。
“天工”一词源自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象征自然之道与匠心之技的合一。天马选择“天工”作为高端品牌的命名,既是对古代工艺精神的礼赞,也承载了国产高端智造和中国好屏风靡世界的底气。
04 One More Thing
一个礼拜前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因为“One More Thing”的缺席,成了不少数码迷的遗憾。
苹果发布会上缺少的环节,被天马补上了,而且一来就是两个“王炸”:
第一炸:“凡尔赛达人、著名主持人、综艺金句王”,更是被网友调侃的“北大还行·撒贝宁”。这一次,他将亲临天马工厂,以独特的视角解读 TM18产线 ——从硬核工艺到极限测试,看看小撒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金句与洞察。
让我们一起期待,撒贝宁如何用他的语言魅力,打开“天工屏”背后的高端科技故事!
第二炸:据传天马将和OPPO在发布会上宣布战略合作,最硬核的屏幕技术,遇上最懂用户的品牌,双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毕竟OPPO Find X9系列已确认10月发布,不排除首发“天工屏”的可能。
所有的答案和惊喜,都将在9月19日揭晓。搬好小板凳,我们一起见证“天工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