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控股:被误解的中国电算龙头

阿尔法工场 原创

2025-09-17 17:22

导语:股价短期是“投票器”,敏感而容易受干扰;但长期则是“称重机”,只取决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

9月16日,在基本面并未出现任何利空的情况下,山高控股(00412.HK)股价遭遇大幅回调。面对来自资本市场的做空“偷袭”,管理层迅速做出反应,当晚21:30,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了一份总额高达1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

一边是突如其来的非理性下跌,另一边是管理层掏出真金白银坚决护盘。在这场多空对决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港股市场对于山高控股内在价值的认知差异。

事实上,经过了最近三年的深度转型,山高控股早已脱胎换骨。基于一系列的业务转型和资本运作,公司已经初步构建了“绿电+算力”的双引擎驱动增长模式,成为AI时代最受追捧的“算力+绿电”一站式供应商。

这套全新的商业模型背后所蕴藏的巨大价值与成长空间有多大?也许,眼下这场由“做空 VS 回购”所引发的风波,正是港股投资者重新审视山高控股的绝佳契机。

01 回购VS做空:邪不压正

在近几年的港股市场,类似山高控股所遭遇的这种事先毫无征兆的莫名其妙的暴跌,实际上已经并不罕见。

回顾当日盘面,大部分的抛盘主要集中在当日10点到11点的短短一个小时之内,空方呈现出了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迅速引发了程序化交易的跟进和散户的恐慌性踩踏。如此彪悍凌厉的交易风格,实在不像是普通散户的手笔,倒是隐约嗅到了一些外资机构恶意做空的味道。

尤其是,对于9月16日的股价异动,山高控股在当晚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并不知悉导致股价及成交量异常变动之任何原因,且集团业务营运维持正常,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并无重大变动。”既然股价暴跌与业务基本面无关,那就更让人怀疑背后的罪魁祸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实际上,类似于这样不宣而战的做空风格,在今年的中资上市企业身上已经屡见不鲜:

就在月初,臭名昭著的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发布做空报告,导致以百济神州为首的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创新药公司股价大跌;

再往前几天,港股科网股反弹期间,来自于境外多家对冲基金的卖空数据显著攀升,例如阿里巴巴卖空股数及金额就在数日内大幅增加;

包括今年以来,华尔街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地缘政治因素制造恐慌,连续散布11份做空报告,采用“做多美国设备商+做空中国代工厂”的套利策略,对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的股价进行狙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背靠世界五百强山东高速集团的山高控股,绝非软弱可欺之辈。1亿美元回购公告的发布,不但表明了管理层对公司基本面的坚定信心、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凛然正气,也是给了躲在阴暗角落当中不敢现身的做空者一记非常响亮的耳光。

山高控股股价迅速反弹

而资本市场对此的回应也是非常积极的:9月17日收盘,山高控股的股价放量大涨17.37%,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管理层的果断决定投下了赞成票,而这也意味着,做空者想要借助投资者的恐慌牟利的阴暗想法绝不会轻易得逞。

02 绿电+算力:业务模型的跃迁

本质上,资本市场之所以出现“错杀”,根源还是在于“认知差”。

早在2021年,背靠山东高速集团(世界500强)的山高控股已前瞻性地开启了战略转型。关键在于,这并非一次被动的“业务转向”,而是基于对未来数十年AI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刻认知,做出的一次主动的“战略出击”。

构成山高控股“新业务范式”的核心价值锚点,是两大极具时代特征的基石产业:

绿电(Green Electricity): 公司目前控股港股上市公司山高新能源(01250.HK),这是公司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基础,它为整个业务体系提供了稳定且高增长的清洁能源资产包;

算力(Computing Power): 公司战略入股美股上市公司世纪互联(VNET.US),持股比例达42%,成为其最大的外部股东。这让公司得以深度介入AI时代下最稀缺的“数字基建”赛道。

经过这一番运作之后,如今山高控股是一家以“绿电”为基石、以“算力”为增长引擎的“中国电算第一股”。

不但如此,山高控股的“绿电”和“算力”并非彼此独立的两块业务,而是相互协作彼此联系,共同构建起了一个“1+1 > 2”的生态闭环。而正是这套“电算一体”的生态闭环,构成了其独特而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要理解这套生态闭环打法的价值,我们就必须对相关产业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对于当下的AI和绿色能源行业而言,各自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对于算力(AIDC)而言: 最大的成本是“电费”,占比高达总成本的50%-60%。PUE(电源使用效率)已近极限,GPU的高功耗更让成本雪上加霜;

对于绿电而言:最大的痛点则是“消纳”,即“弃风弃光”问题。由于绿电的波动性,其并网和远距离传输始终存在瓶颈,发电的高峰和用电的高峰无法完美匹配,进而产生了巨大的浪费;

山高控股的“电算一体”模式,恰恰是完美地解决了上述两个痛点。其核心逻辑是:在绿电资源丰富的地方(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风光发电基地,同时配套建设数据中心(算力),实现“绿电就近供给算力”。

要知道,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数据中心行业最根本运行逻辑的转变:传统的IDC以CPU为主,主要服务于网页、视频等算力需求不那么密集的应用;而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则是以GPU为核心,需要支持超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并消耗掉传统IDC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能源。这就导致了两个核心瓶颈:

运营成本: 电费是IDC的成本中心,高昂的电费直接扼杀AIDC的盈利能力;

能耗指标: 在“双碳”背景下,各地政府对高耗能的IDC建设指标审批极严。没有“能耗指标”,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建设新的AIDC;

而通过持有世纪互联42%的股份,山高控股实现了在中国AIDC产业的战略卡位,它为山高控股赋予了一个巨大的业务想象空间: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极少数能够同时解决AIDC的“电力成本”、“电力指标”、“算力搭建”三大核心痛点的硬核玩家。

而这,才是山高控股作为中国电算第一股,最大的底气所在。

03 重新解读电算龙头

总而言之,山高控股昨日的股价“大幅回调”,与其说是资本市场波动性的体现,还不如说是一场由境外对冲基金处心积虑所发起的偷袭,叠加散户恐慌性抛售所带来的结果。

关键是,这场闹剧本身,丝毫无法证伪公司的核心价值和业务逻辑,反而让更多的投资者,有机会用自己的视角去审视这样一家电算龙头股所具有的巨大投资价值。

如果我们愿意承认事实,就不难发现,眼下公司的基本面可以说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没有之一。公司前瞻性布局的“绿电+算力”双引擎,已成功构建了“电算一体”的生态闭环,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护城河。而2025上半年的强劲业绩,则是这一战略转型的含金量的最完美体现:

2025年上半年,山高控股实现营业收入约25.0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4.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五倍;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675亿元,其中新兴产业相关资产约519.76亿元,占总资产的近77%,新兴产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约96%,成为公司利润的核心来源。

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股价短期是“投票器”,敏感而容易受干扰;但长期则是“称重机”,只取决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股价的非理性波动,掩盖不了优质资产的真实价值。内在价值的持续健康成长,最终必然会碾碎一切居心不良的做空势力,这才是商业世界里的正道。

而9月16日晚宣布的一亿美元的回购计划,既是对恶意做空势力的强力回击,也是公司奔向未来更为广阔的AI算力市场的发令枪。

或许,对于那些能够穿透迷雾、看清山高控股“AI新范式”的理性投资者而言,这场做空闹剧恰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让更多的投资者可以搭乘这艘由“绿电+算力”双引擎驱动的大船,驶向AGI的星辰大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