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次,民生人寿股权再次挂牌

阿尔法工场 原创

2025-09-17 14:18

导语:“想要买的人买不了,有资格买的人不想买”。

五年来,民生人寿的股权第17次被推上拍卖台。

依据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消息,民生人寿705万股股份将于9月25日挂牌拍卖。这笔股权起拍价为1277.95万元,较评估价1825.64万元打了七折。

单从账面数字看,这一价格并不算高。但业内普遍预计,和此前几次相似的拍卖一样,这笔股权可能依然难以成交。

自2020年以来,民生人寿已有高达17次股权被挂牌拍卖或转让,前16次无一成交。

民生人寿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第一家获批的民营寿险公司。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到1437.64亿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突破6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3%,高于监管要求。

以经营表现来看,民生人寿在中小寿险公司中处于相对稳健的位置。然而,资本市场对其反应却一直显得冷淡。

民生人寿的股权拍卖,只是保险业股权流动性困境的一个缩影。

业内人士告诉金妹妹,这几年中小保险公司股权基本都是流拍,很少有机构接盘。

他解释道,这与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强关联。像民生人寿这样自成立以来大多数年份保持盈利的公司,资产质量并不差,然而在当下的监管环境中,真正有资格、又有意愿接盘的买家非常有限。

造成这种反差的重要背景,是2024年9月,新版“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文件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长牙带刺”,强调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强化市场约束与风险防控。

在市场准入环节,明确禁止存在违规跨业经营、杠杆率高企、严重失信记录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成为保险机构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同步建立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黑名单”机制,强化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的穿透清退与联合惩戒。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释放出进一步压缩中小险企股权流动空间的政策信号。

“想要买的人买不了,有资格买的人不想买”,前述人士总结道。对于类似民生人寿这样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司法拍卖股权频繁流拍,恐怕还将持续。

把民生人寿的股权流拍现象放到行业横截面来看,其实具有一定普遍性。

从汇友财产相互保险、华安保险等多次流拍的案例看,中小保司司法拍卖流拍现象严重。

能够顺利完成转让的,大多是头部公司或外资背景的交易。例如2021年中邮人寿引入友邦保险成为战略投资者,2024年国民养老获安联入股,这些案例背后都带有“做大做强”的政策导向。

相比之下,中小公司即便盈利,也难以找到有实力的接盘方。

股权流动性不足,不仅困扰股东退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未来的资本补充路径。

民生人寿的股权格局,有其特殊的历史逻辑。

公司设立时采取了分散持股的模式,股东数量超过20家,其中包括多家民营企业、地方国资和产业资本。这种设计,当年被视为突破,既可以集结资源,又能避免“一股独大”。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股东分散的副作用逐渐显现。除了万向系稳步成为大股东之外,不少小股东逐渐边缘化,缺乏治理话语权,也难以分享到公司成长的红利。部分小股东为了融资,将股权抵押给银行或信托,一旦债务出现纠纷,股权便被司法拍卖。

比如,此次被拍卖的705万股份占民生人寿总股本的0.12%,由湖南前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目前处于冻结状态。因未履行偿付4071.64万元及利息的义务,此次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清偿债务。

还有的股东,是因为政策原因不得不退出。

从2017年以来,国资委多次强调央企要“聚焦主业”,在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需严格规范。2023年,中色股份就曾将其持有的民生人寿股权拿出拍卖,原因是“国企退金令”,要求部分央企逐步退出非主业金融投资。

外界一度猜测,如一直折价流拍,万向会否趁机进一步增持。但业内人士判断,可能性不大。

据官网披露,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通过控股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冠鼎泽有限公司,合计控制民生人寿超过43%的股权。

早在2018年3月,保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三分之一,旨在加强股权监管,防范风险。

这意味着,若万向集团进一步增持民生人寿股权,或需接受更为严格的审查流程,而万向本身已经拥有绝对控制权,没有必要冒额外风险。

另一方面,万向近年来在金融领域的布局较为全面,旗下已拥有银行、信托、基金、期货、支付等多张牌照。2022年,万向曾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但至今仍处于审核阶段,或因监管对于民营资本的金控资质审查极为谨慎。在这样的背景下,增持民生人寿股权也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

对于万向而言,民生人寿的股权结构,亦可能成为其金融版图中的一块短板。如何协调旗下不同金融机构的股东关系,成为万向未来能否进一步拓展金融版图的关键。

民生人寿目前盈利稳定,偿付能力充足,股权流拍并不影响日常经营。但若折价后持续流拍,则意味着股权持续贬值,或对后续融资和增资环节形成掣肘。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万向打算“做大做强”、意图以民生人寿为平台拓展金融版图,其股权分散、股权流动停滞的影响,就会集中暴露出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