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庆国庆—2025全国优秀书画家 钟纪浩
钟纪浩简历 :
钟纪浩 (艺名钟山),荣誉博士、中国手工艺大师、中国非遗艺术大师、中国刀油画领域专家、2024年担任中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编委一职、中国一带一路国礼艺术家、中国书画艺术名家、中国新长城杰出艺术家、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中国榜样人物”、CCTV央视《艺术传承》栏目组客座教授、CCTV央视书画签约艺术家、博鳌亚洲艺术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现任:北京新风书画院副院长兼刀油画专业艺术委员会主任、中艺联合(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书画研究创作中心副主任、上海四海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昃秀花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新风书画院浙江分院副院长。
刀锋铸山河:钟纪浩刀油画中的时代气象与东方意境
在当代中国艺术星空中,钟纪浩(艺名钟山)的名字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独创的刀油画语言,刻绘出一片深邃而恢弘的艺术疆域。这位集荣誉博士、中国非遗艺术大师、中国手工艺大师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家,从1972年踏入专业油画创作,历经数十载的艺术探索与沉淀,最终在2004年将冰冷的钢刀确立为灵魂的画笔。这场漫长而专注的艺术苦旅,终在刀锋与油彩的激烈碰撞、巧妙融合中,淬炼出独树一帜、辨识度极高的“刀语”美学。这不仅是一场颠覆传统绘画工具、对油画表现力边界的大胆拓展,更是一场根植于民族文化基因的东方写意精神与西方油画物质载体的深刻对话,是传统与现代在画布上的交响。“刀塑”万象:力与美的视觉交响与意境营造钟纪浩的刀油画,本质上是力量与诗意、刚劲与柔美的交响诗。他决然摒弃传统画笔的柔婉流畅,选择以刚健的钢刀代笔,直接蘸取浓郁粘稠的油彩,在画布上施展其独特的“刀塑”技艺——或刮、或压、或堆、或砌、或挑、或抹。刀锋起落间,山石的嶙峋肌理被塑造得如金石般铿锵有力,仿佛能听见其历经风霜的铮鸣;流水的奔腾韵律则似银练飞舞,在刀痕的引导下呈现出流动的生机与速度感。这种技法超越了平面描绘的局限,赋予画面以强烈的触觉感和雕塑般的立体感,使得《晨曦》、《满园春色》等代表作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更拥有触手可及的厚重质感与蓬勃不息的生命律动。在色彩运用上,钟纪浩的刀油画展现出深厚的修养。画面色彩饱满浓郁,层次丰富细腻,既保留了西方油画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强烈表现力与厚重感,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精髓。他深谙“墨分五色”之理,将水墨的氤氲气韵与留白意境化入油彩之中。画面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飞白”或薄透处,实则是精心经营的“气眼”,引导观者视线游走,赋予具象的山水风景以超然物外的东方哲思与空灵意境。他构建的画面,并非简单的风景再现,而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澄明之境,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观其《晨曦》,刀痕纵横交错间,仿佛曙光正奋力喷薄而出,山峦的肌理在刀锋的塑造下,厚重如大地脊梁,承载着亘古的呼吸与时间的重量;再看《满园春色》,艺术家以刀代笔,如同书法般“写”出繁花似锦的盎然生机,色彩在刀法的堆叠、融合下,奏响一曲充满张力的生命律动交响。从画室到世界:跨越边界的艺术影响力与文化担当钟纪浩的艺术成就早已超越一方画布的局限,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自信在艺术领域的一个有力注脚。其作品被国内外重要机构郑重收藏:《大地回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成为国家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满园春色》作为承载着友谊与尊重的国礼,赠予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理府,彰显了国家层面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艺术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他荣膺“中国非遗艺术大师”、“中国手工艺大师”等国家级称号,这不仅是对其个人技艺的肯定,更标志着刀油画这一由他推向高峰的独特艺术形式获得了权威认定,他本人也当之无愧地成为该领域的旗帜性人物。钟纪浩深知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作为中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的重要编委,他倾注心血,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刀油画这一独特技艺体系化、规范化,编入国家级考级教材(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后继人才的培养铺设了标准化道路,真正推动艺术薪火相传。其个人作品集《绿水青山》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系统性地展示了他的艺术探索与成就,让刀油画这一相对小众的艺术之美走进更广阔的公众视野,提升了大众的艺术审美。深厚的学养是支撑其艺术高度的基石。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名家导师研修班的深造,汲取前沿艺术理念,到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工程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这些经历无不印证了他跨越东西方学术视野的深厚积淀与开放包容的艺术胸襟。他更积极扮演“一带一路”文化使者的角色,携其蕴含东方智慧的刀油画作品巡展于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这些展览不仅是一次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场场跨文化的对话,让欧洲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活力与精神内核,让“刀语”的美学在欧洲腹地引发强烈共鸣,让中国艺术的创新之声在世界舞台上铿锵回响,有力地传播了中国文化。刻写时代精神:东方意境的当代表达与文化符码钟纪浩的刀锋,在画布上刻下的远非仅仅是壮丽山河的形貌,更是一部流动的、充满力量感的时代精神图谱。他以刀为笔,以山河为卷,在油彩的厚重堆积所形成的丰富肌理与钢刀运行留下的凌厉走势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他将东方美学所追求的“气韵生动”、“澄怀味象”、“虚实相生”等空灵意境,与当代艺术所强调的材质实验、形式创新和观念表达熔铸一体,创造出一种既根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视觉语言。他的艺术实践具有双重深远意义:一方面,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山水精神、文人意趣和工匠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他身体力行地守护与革新着非遗技艺,将传统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其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光彩。另一方面,他以其独特的“刀语”美学,为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艺坛贡献了独树一帜的、具有鲜明中国文化基因的“中国方案”。他的作品证明,东方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意境,完全可以通过创新的技法与材质,在当代艺术的话语体系中占据重要一席。在文化自信日益昂扬的新时代,钟纪浩的刀油画,以其磅礴的气象、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无疑已成为解读中国当代艺术精神高度、创新活力以及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符码。他的刀锋所向,不仅塑造了画布上的山河,更在精神层面铸就了一座连接传统与未来、沟通东方与世界的艺术桥梁。这“刀语”的回响,将继续在时代的画卷中激荡,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中央电视台艺术评论家:史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