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泥土里的青春——记2025年河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表彰会

工程财观 原创

2025-09-16 21:24

9月14日上午,由顶端新闻文学频道、河南体育学院艺术系团总支、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爱星志愿者公益联盟、郑州好人党建工作室联合举办的河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青春足迹·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总结表彰会在河南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当看到大屏幕上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纪实图片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双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一张张被晒得黝黑的脸庞,还有那些在田间地头绽放的真诚笑容。这场表彰会不仅是对优秀团队的嘉奖,更是对青春价值的重新定义。

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大学生们褪去了象牙塔里的青涩。他们挽起裤腿下到农田,用专业所学帮助村民改良种植技术;他们走进留守儿童家中,用画笔和歌声点亮孩子们眼中的星光;他们调研乡村文化资源,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些看似平凡的实践,恰恰诠释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深刻内涵。当理论知识遇上现实问题,当青春热血碰撞基层需求,年轻学子们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蜕变。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者文化下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体育学院学生设计的乡村健身方案。他们将专业特长转化为惠民实事,在田间地头搭建简易健身角,编排适合农民劳作的保健操。这种将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比任何课堂教育都更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真谛。现代化不是冰冷的数字指标,而是要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发展的温度。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志愿者服务残疾儿童)在交流环节,有位同学说:“我们带去的可能只是微小的改变,但带回的是受用终身的成长。”这句话道出了实践教育的精髓。当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见证自己的价值,当他们的专业知识真正造福一方百姓,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将成为最珍贵的人生财富。正如会上展示的那些调研报告,字里行间不仅凝结着智慧,更跳动着青春的热忱。

(郑州大学思源之家志愿者分享经验)这场表彰会让我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需要这样的青春力量。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民声,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年既能仰望星空,更能脚踏实地。当无数这样的青春足迹汇聚在一起,就绘就了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图景。这或许就是“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最生动的注脚。

(河南工程学院校青协负责人分享经验)

【“三下乡”解读】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简称“三下乡”)是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始于1997年,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接受实践教育,结合国家发展重点开展服务。

(郑州大学思源之家三下乡支教活动)活动每年设定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基层服务。2011年围绕党史宣讲、教育帮扶等领域推进,2020年聚焦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2021年扩展至党史学习、民族团结等5个方向,组建2500支重点团队,2024年优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等6大板块,重点团队增至3000支,持续强化青年责任担当与思想政治素养。活动形式涵盖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内容,通过校地联动、成果转化等机制构建实践闭环,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2025年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的主题是“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活动要求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推动各地各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引领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全国层面围绕理论普及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服务社会治理、投身卫国戍边等8个方面组建重点团队,鼓励支持组建省级、校级重点团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重点团队需完成“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等“五个一”实践任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在河南,2025年暑期三下乡活动覆盖全省18个地市,参与高校数量和活动规模创历史新高。大学生们通过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河南体育学院艺术系志愿者主持表彰大会)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展现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青春力量,顶端新闻文学频道联合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爱星志愿者公益联盟、河南体育学院艺术系团总支共同举办了以“青春足迹·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实践风采”征集展示活动。自七月份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来自河南省内各高校100余篇投稿作品。这些作品以多元视角生动记录了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感人故事,传递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根据活动规则,综合各高校参赛情况,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参与奖4名和“优秀组织奖”12个单位。(供稿: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爱星志愿者公益联盟 连祥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