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与裁员双管齐下?赵燕重掌华熙生物后“刮骨疗毒”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华熙生物多位员工于近日收到了HR的约谈,要求员工们接受一定赔偿离职,否则将转为外包。有员工表示,这次赔偿方案并不一致,“有人是N+1,有人是N,有人甚至连N都拿不到”。
今年初开始,员工们发现许多同事开始从与华熙生物签订合同,转向外包公司,“说是外包公司,但我们查了下并没有相关劳务派遣资质”。
紧接着在8月前后,越来越人接到了谈话,“公司的策略是即将把北京大部队迁往杭州,北京只保留部分业务,且会以顾问形式进行”,但多数员工已在北京安家,等待大家的只剩下“被动离职”。
另一位刚离职的华熙生物员工也表示,之前公司是小调整,最近就是大的组织优化,“这么说吧,之前肌活和米蓓尔的团队都一百多人了,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人了”,其表示,目前裁员赔偿均可以谈。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组织震荡,与一位铁娘子的回归密切相关。半年前,华熙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赵燕才重回权力中心,这个出生于云南昆明,把玻尿酸生意做到千亿市值的女强人,把刀刃向内掀起了一场铁腕改革。
3月3日晚,华熙生物官方微信号发布了题为《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赵燕内部讲话全文》的文章,该文为2025年3月3日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的讲话全文。
赵燕表示,鉴于企业管理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今年公司已开始了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我们绝不姑息放纵,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如超过时间未主动交代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
2025年7月,一名前“CEO特别助理”李某发布长文,指控公司存在财务造假与欺诈发债行为,公司随即回应称这是“恶意捏造”,并已报警处理。实际上,二者的宿怨已久,根据华熙生物官方发布的公告,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的方式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款项,涉嫌职务侵占。双方因此闹僵。而在2024年,“夸迪”品牌前主理人枝繁繁也曾公开控诉“职场霸凌”与名誉侵权,并起诉公司。
组织风波不断的同时,华熙生物交出了公司近四年最差的一份年中成绩单。近日,华熙生物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45%。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中报截图
不过,公司在第二季度展现出一些积极迹象。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为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但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扣非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75%。华熙生物第二季度净利润率上升,是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而对外,回归仅半年的赵燕还向新一代“胶原蛋白女王”巨子生物创始人、陕西女首富发起战争,手撕巨子生物称其联合多家券商给出“玻尿酸过时论”,最终引得巨子生物单日蒸发了120亿市值。
5月17日晚,华熙生物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炮轰多家券商为“港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站台。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公众号截图
华熙生物指出,2022年开始,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追求新的公司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运地选中了。为了营造比透明质酸产业更大的预期,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所谓“对比研究”。
在公开信中,华熙生物直接引用了4家券商对玻尿酸和胶原蛋白的点评,还在文章末尾列出信达证券、平安证券、方正证券、国金证券等10家针对医美行业和巨子生物的券商报告。
这场“医美巨头之战”最终以“胶原蛋白女王”认输,划下了休止符。6月23日晚,巨子生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承认:“我公司现有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在某些方面已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难以完全适配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赵燕的回归,为华熙生物带来了一场毫不留情的“刮骨疗毒”。短期看,这确实阵痛剧烈,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巨头在面临增长瓶颈与内部积弊时不得不经历的淬炼。然而,“铁腕”能否真正换来“蜕变”,不仅取决于改革的决心,更取决于在精简组织之后,能否重塑员工信任、凝聚战略焦点,并找到驱动下一轮增长的引擎。赵燕的这场自我革命,或许还未到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