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赚超235万,投诉却超9万条!度小满的“高光”与“阴影”

趣解商业 转载

2025-09-16 14:48

作者 |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近期,有博主整理了度小满披露的ESG报告内容,并在社交平台发布,结果反而遭遇举报下架。这种“明明公开,偏要遮掩”的操作,让人不禁多看一眼:这份报告里,到底写了什么?

在这份长达152页的ESG报告中,引发争议的是“Social(社会责任)”部分的人力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度小满共有全职员工3904人,非全职员工104人,较2023年总人数减少67人,表面看起来变动不大、规模稳定。

但问题在于,度小满还在同一份报告中披露:2024年全年新招聘员工1038人。换句话说,一年之间,度小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员经历了更迭,实际年流动率至少在25%以上。这显然与“人员稳定”的表象构成鲜明反差。

而这份报告还披露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全年共调查反舞弊线索36起,较2023年的25起同比增长近五成。数据背后是否还藏着组织内部管理张力,也引发外界遐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关键指标,分散在度小满长达152页的ESG报告中,措辞简略、提及极少。但正因如此,它们反而显得“意味深长”——在一片“科技赋能金融”的业务亮点之外,度小满这家信贷平台在组织层面所面临的人力、治理等现实问题,正在悄然浮出水面。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据度小满披露的《2025年度第一期满航资产支持票据定向募集说明书》,2024年,度小满实现营业收入22.57亿元,同比增长24.70%;实现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增幅306.10%,日赚超23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08%,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从百度拆分出来独立运营的小贷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却从2023年末的194.82亿元降至165.27亿元,缩水近30亿元,降幅达16.17%,利润增长与资产规模缩水呈现“倒挂”。

2024年,实际上是信贷行业普遍承压的一年。据统计,在2024全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减少243家,从业人员减少逾三千人,整体贷款余额下降148亿元。2025年一季度,小贷行业清退速度较2024年明显加快,对信贷行业的合规性要求在不断提高。

在此背景下,度小满仍实现显著增长,离不开其“高曝光”的营销手段。和蚂蚁金服、美团、京东们嵌入电商、支付、本地生活等诸多高频场景不同,度小满以独立的信贷服务App为主,用户通常在已有借贷需求时才会使用该服务,缺乏生活场景的度小满,在蚂蚁金服、美团、京东等对手面前有明显劣势。

为拓展用户触达,度小满开启了“烧钱营销”之路。在线上线下,各种社媒平台、视频网站、商圈大屏、高铁专列等大力投放广告,并且请了各路有影响力的明星,甚至是奥运冠军为其代言。据艺恩内容智库统计,2025年Q1度小满综艺露出总时长达到38977秒,位居互联网品牌前3,互联网金融第1。

高强度的营销推广也对应着相应的营销费用,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App Growing数据,2024年3月至9月其互联网广告投放就达1.6亿元,平均每天烧掉近90万元。

此外,度小满在合规方面也存有短板。2024年9月,度小满因未备案支付协议、实名审核不严等六项违规,被央行北京市分行警告并罚款121万元。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今年2月,度小满发布了2024年客户投诉及处理情况的报告,全年被投诉事件近2000件,其中交易类客户投诉事件数量为785件,服务类客户投诉事件1142件。但这仅是其主动披露的平台内投诉情况,在外部平台,投诉的数量则翻了数十倍。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度小满”出现的维权信息超过3万条,而搜索度小满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有钱花”出现的维权信息则超6万条。这些投诉主要涵盖暴力催收、乱扣款、高利贷等问题,特别是与爆通讯录、泄露隐私有关的暴力催收,是用户投诉的“高发区”。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2025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与《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两大新规相继出台,从合规成本、利率定价、催收行为三大维度对度小满形成直接冲击,其现有盈利模式与业务逻辑将面临重构,进而影响营收、利润乃至估值表现。

新规实施后,监管对小贷公司资金来源、助贷合作、信息披露的要求全面升级,例如助贷业务中银行需强化自主风控,度小满作为合作方需配合提供更完善的用户数据与风险评估材料,同时需建立更严格的内部合规审查机制。

这意味着度小满需投入更多资金组建合规团队、升级系统架构、完善数据治理,合规成本将大幅上升。据行业估算,头部金融科技公司为适配新规的合规投入年均超亿元,这将直接吞噬部分净利润,削弱度小满盈利能力。

毋庸置疑,度小满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双高增长的亮眼答卷,其盈利能力与市场攻势有目共睹。然而,在掌声之外,监管重压下的合规成本攀升、较为依赖营销的获客模式以及居高不下的用户投诉,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度小满的业绩固然可喜,但前方的挑战,也不能忽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