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上仅剩1500多万,40余万车主等待哪吒汽车“重生”

雷达财经 原创

2025-09-15 22:59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近日,随着品牌运营方合众新能源线上召开的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哪吒汽车这家一度强势摘得新势力销冠的车企所面临的窘况随之公之于众。

据合众新能源管理人透露,截至8月底,已有1631家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额高达265.8亿元;而公司债务人账户的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仅约1545.91万元。同时,公司还拖欠5000余名员工工资、经济补偿金等款项,合计约4.6亿元。

目前,哪吒汽车账面现金几近枯竭,资产与负债的严重失衡,凸显出其当前不容乐观的经营境况,也预示着其破产重整之路注定遍布荆棘。

更令人担忧的是,哪吒汽车目前拥有超过40万车主,近期不少车主却收到了“断网”通知。如何保障车主的权益,也成为哪吒汽车重整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不过,哪吒汽车的重整进程,仍有转机。据媒体报道,在已结束的合众新能源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阶段,共有70余家企业报名参与。

已确认债权超51亿,公司账面不到1600万

9月12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以网络形式正式召开,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对外披露了正在进行的破产重整及其部分数据。

截至8月31日,已有1631家债权人申报债权,申报债权总额约265.8亿元。其中,已完成审查债权1340家,审查确认金额合计约51.8亿元。

此外,公司还拖欠5000多名员工的工资、经济补偿金、补贴、福利、报销款项以及公积金等,合计金额高达4.6亿元。

而目前公司债务人账户的货币资金账面余额约为1545.91万元,其中承兑保证金42万元左右,银行存款则在1500万元左右。另外,合众新能源目前尚有93亿元左右的应收账款。

管理人表示,为了维持哪吒汽车的正常运营,公司一方面与供应商谈判,以维持车机服务系统运行,另一方面对在职人员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资进行全薪计发,同时针对在职高管工资过高的现状,同步采取实发工资金额封顶、创始合伙人停发工资等调整方案。

管理人同时提及,目前哪吒汽车的车主规模已超40万,车主群体的稳定是债务人品牌价值存续的重要根基,债务人停止经营,停止营业,必然导致车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权益难以保障,引起车主负面情绪的蔓延。车主对品牌的负面评价会迅速侵蚀债务人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影响债务人的市场竞争力。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早在今年6月30日,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就曾发布公告称,为了尽快推进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进程,面向社会预招募本案意向投资人。

8月4日,合众新能源管理人通过公众号发布《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

其中提到,将优先考虑具有较强的产业布局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明确提供产业资源支持,或者具有投资/经营/收并购同等规模企业的实力、具有与合众新能源同行业/相邻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相适应的运营经验及经营能力者。

公告显示,意向重整投资人应在2025年9月15日17时前向管理人指定账户支付报名保证金人民币5000万元(含前期如有支付意向金)。

尽管哪吒汽车身处经营困境,但资本市场仍对其颇有兴趣。据媒体报道,在已结束的合众新能源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阶段,共有70余家企业报名。

有分析师指出,哪吒汽车拥有国内双资质生产许可和海外渠道等难以复制的资源,这或是投资人所看重的地方。

昔日新势力销冠,销量逐渐掉队

天眼查显示,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由奇瑞新能源前高管方运舟和其团队发起成立。

2018年6月,合众获批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并推出“哪吒汽车”品牌。同年7月,哪吒汽车的首款车型N01正式亮相。

早期,哪吒汽车主要面向企业及网约车市场,品牌定位偏低端、性价比高。

2020年之后,哪吒相继推出U、V两大车型系列,其中定价8万元起的哪吒V凭借“大车打小车”策略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其销量主力。

2022年,哪吒汽车全年交付新车15.21万辆,借此成功问鼎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单月销量峰值更是超过1.8万辆。彼时,凭借在8-20万元区间内打造的产品矩阵,哪吒品牌的销量不断攀升。

尽管销售成绩斐然,但哪吒汽车的品牌形象却较为模糊。其产品主打家用、网约等主流消费场景,但鲜明标签不足,被不少人视为“低价电动车”的代表。

2022年中,哪吒汽车尝试冲击中高端市场,推出轿跑车型哪吒S,定价从19.98万元起步,最高达到33.88万元。

然而,这一价格上的跨越,并未给品牌带来质的飞跃。后续,哪吒汽车的销量不断走弱,2023年累计交付12.75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6%,且是新势力五强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

据哪吒汽车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车累计亏损超180亿元。

据媒体报道,进入2024年,哪吒汽车的销量下滑态势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发严重,同比暴跌40%。

今年1月,哪吒汽车在国内的零售量仅110辆,三大工厂全部陷入停摆状态,生产经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有分析认为,早期哪吒汽车依靠价格优势在市场中抢占了一席之地,但这种短期的成功却掩盖了自身定位模糊和技术短板等深层次的问题。当销量达到高峰之后,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哪吒汽车为何跌下神坛?

回溯哪吒汽车的发展轨迹,从登顶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到深陷经营危机的泥沼,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每一环的失守都加速了哪吒汽车困境的到来。

早期,哪吒汽车以聚焦低端市场、主打低价策略实现快速起量。然而,当企业试图向中高端领域突破转型时,却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品牌优势未能同步建立,反而陷入资源错配的尴尬境地。

在行业愈发重视技术比拼的背景下,哪吒汽车的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不足1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进而导致其在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进展迟缓,与同行差距逐渐拉大,难以支撑颠覆性创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哪吒汽车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一方面,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加速下探10万元级市场,通过规模化优势蚕食哪吒汽车赖以生存的部分低价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其他造车新势力纷纷打造差异化标签,如理想汽车聚焦大家庭用车场景,蔚来以自建换电网络构建服务壁垒。相比之下,哪吒汽车未能形成清晰的核心竞争力,在同质化竞争中逐渐失势。

而融资遇阻与内部管理层的动荡,则进一步加剧了哪吒汽车的经营危机。2022年,三六零放弃继续增资哪吒汽车。后续,哪吒汽车虽获得其他融资支持,但公司账面现金未能得到有效补充。

2024年底,张勇卸任CEO、创始人方运舟复出的内部调整,又给企业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系列的挑战叠加下,哪吒汽车的窘境愈发凸显。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年上半年,一条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来自全国各地20余家哪吒汽车授权经销商代表在哪吒汽车桐乡工厂门口进行维权,要求哪吒汽车赔偿运营损失和恢复售后服务。

除此之外,哪吒汽车超40万车主的出行权益也受到严重影响。据华夏时报,早在今年1月,哪吒汽车官网与车机系统就曾因“维护升级”宕机72小时,当时工程师仅以“服务器过载”轻描淡写带过。

接下来的2月、3月,断网问题如幽灵般反复出现,直到4月全面爆发。

9月,全国多地哪吒汽车车主更是收到署名为“合众汽车”的短信通知:因合作方联想懂的通信拒绝履行《车联网服务协议》,后续将陆续停止对哪吒汽车的车联网流量服务,并提示用户携带哪吒汽车智能钥匙,并自行为车机购买流量。

据媒体报道,根据“懂的车联”平台显示,车主需购买流量包方可使用相关服务,其中基础远程车控套餐为5.9元/月,基础+娱乐套餐为29.9元/月。如果车主不额外充值,手机App或将无法解锁车门或执行远程控制,有车主形容“像开了一台废铁”。

换言之,当前哪吒汽车的重整之路,不仅关乎其百亿债务的化解,更直接影响超40万车主的权益保障。

若哪吒汽车无法为用户持续提供基本的售后与联网服务,不仅车主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其本就岌岌可危的品牌信誉将进一步恶化。这家昔日的明星车企,未来如何平衡债务化解、产品迭代与服务交付,将决定其能否成功破局。

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哪吒汽车的坎坷遭遇并非个例,这实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加速的缩影。随着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稳定的现金流、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清晰的战略定位,已成为车企生存的核心要素。

业内普遍预期,未来几年内,大部分新势力品牌将陆续被淘汰,只有极少数具备深厚造血能力和卓越技术实力的车企才能胜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