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世界急救日,“送教上门”助力高新区紫竹社区“应急救护联盟”项目

急救天团 原创

2025-09-15 07:26

9月14日下午,在郑州高新区嘉兰苑小区,由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主导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尽管错过了9月13日第26个“世界急救日”正日,服务队仍特意将培训调整至周日举行,只为让更多周六仍需工作的上班族有机会参与,真正实现急救普及“最后一米”的覆盖。

作为本次培训的核心执行单位,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已连续第七个月支持紫竹社区“应急救护联盟”公益项目。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该服务队持续派出专业讲师团队,协同高新区公共事业部、高新区红十字会、高新区同心桥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构建起社区急救普及的坚实网络。

本期培训延续“按楼栋教学、送教到门口”的精准普及模式,覆盖嘉兰苑1至4号楼居民。服务队的资深讲师们不仅带来心肺复苏(CPR)、气道异物梗阻处理、AED使用等核心急救技能,还针对家庭常见意外、中风与猝死早期识别等内容开展系统教学,并专门增设中考体育心肺复苏实操练习环节,吸引众多青少年现场参与。

“手把手教,反复练习,直到居民真正掌握”——是服务队一贯坚持的教学原则。不少居民放弃周末休息前来参加,他们表示,“这类培训实用性强,关键时刻真能救命”。而服务队志愿者也全程跟进指导,确保大家“学得会、记得住、敢上手”。

尽管高温依旧、路程遥远,服务队的红十字志愿者们仍坚持送教入户,利用业余时间奔赴社区一线。队伍中既有在职工作者抽空参与,也有退休银龄志愿者发挥余热,共同践行“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红十字精神。

服务队队长冯海河表示,虽然此次培训未与世界急救日完全重合,但“应急救护没有节假日,居民的急救需求时刻都在”。作为长期致力于社区急救推广的专业队伍,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更多居民掌握实操技能,而不仅是形式上的呼应。

截至目前,由服务队参与支持的紫竹社区急救培训已累计覆盖超600人次,前期众筹AED设备也已在该小区正式投入使用,初步形成“技能+设备”的双重保障体系。

“三小时学习,一生受用。”服务队将继续携手社区及相关单位,以更灵活、更接地气的方式推进应急救护普及,让更多市民成为“能救、敢救”的第一响应人,共同织牢生命安全网。(张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