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夜幕速写|陈贻林专辑12

河南文苑 原创

2025-09-14 19:14

湖北 陈贻林

疏影暗栖寒露重,夷陵晚秋暮色浓。

寒露刚过,今晚微风徐徐,我伫立在宜昌市滨江公园江边,眼眺对岸点军的山脉雄姿,欣赏这峡江山水的暮色风光。山岚雄姿英发,青山笼罩在夜色的烟幕中,似那浓墨重彩油画,眼前的几座山浑然一色。墨绿的山峰高耸入云,它身后层层叠叠的群峰影影绰绰难以明辨,山间偶有细微的灯光闪烁,弥漫着淡淡的诗意,令人神往,使人浮想联篇。

在晚秋的暮色中,峡江的水静静地奔流,一泄千里。滨江公园的一注光影倾泄在江面上,光影由近及远,由宽到窄,缓缓的延伸到长江南岸,波光粼粼,涟漪串串,明暗交织,美不胜收。细细体味,如饮香茗。

回望盛夏时节,宜昌人最喜欢聚集在滨江公园树荫下纳凉。特别是晚上,游人如潮。人们三三两两,好像是赴一场盛会,不约而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们或手持一把小扇慢慢悠悠,闲庭信步般地走走;或依江边石栏杆聊聊天,说说笑笑;或坐在长长的条凳上欣赏江面上游泳爱好者夜泳,或欣赏邮轮、货轮夜色中竞渡。但我觉得还是晚秋的暮色格外的美丽,赛过夏天的景致。

你看那,各种灯饰五光十色:以“万达(商贸)广场”为代表的岸坡的高高楼层、大厦棱角边的五彩带灯,天花射灯,绿化带的各种树木间球形串灯,树杆树枝上的形形色色的彩锦灯,还有各种建筑物上的闪闪烁烁的霓虹灯,美艳的光芒,令人神往,令人陶醉,怎一个“美”字了得。

你看那江面上,晚秋时节的夜晚那才是灵性的美。在夜幕下从西陵峡口流出来的长江水清澈明净,波光潋滟,奔流不息,既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又有梦幻般的美感。夷陵大桥横跨江面,桥礅坚挺,力挺桥面;两端的桥头耸立,灯光闪烁,美轮美奂;桥上各种车辆南来北往,车灯通明如同白昼;桥上的三组承载桥体的金属拉索,如三把大力士折扇张开,力拔山河,恰似三位神女拨动着大地竖琴,弹拨着悠美的乐章。

夷陵大桥的晚秋夜景美入心扉,她也是我们宜昌标志性建筑之一呀!此刻,江上一声笛鸣划过夜空,一艘邮轮缓缓在大桥北岸由上游向下游驶来。邮轮上的彩灯格外亮堂,岸上可见夜游的客人影影绰绰的身影在移动。不一会邮轮又掉头向江南驶去,尔后又从江南向西行进,转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圈,折回到大桥的北岸。我想,这些人夜游长江心里该有多美呀!

秋天,的确是个美好的季节。爱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人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滨江公园从太阳刚刚落山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在涌动的人流中,老人们在暮色中享受着江风的清凉、宁静、安详;小伙子大姑娘或手牵手,漫话甜言蜜语,享受着爱情的美意;小朋友们蹦蹦跳跳,在家长的引领下,尽情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的美好时光;还有人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倾情歌唱,歌声悠扬,回荡在暮色苍茫的夜空,十分的惬意。

我陶醉在这美景之中,突然听到好像有人叫我的名字。侧身一看,原来是点军的朋友龙先生。他笑呵呵地向我走来,我迎上前去与他握手问好,老友相见,分外亲切。他也是到宜昌城看望女儿的,趁着晚秋天的凉爽来观观江景的。他的家就住在江对岸不远处的点军区桥店天王寺村。我们聊着美景也聊到他们村上的情形。他侃侃而谈:“我们村是点军区的水果之村,果农们靠水果吃饭,收入还行。柑桔橙子产量不错。什么特早国庆、纽荷尔、长红、九月黄、品质很好;桃子品质也不错,黄桃、白桃、柿饼桃远销外地,名不虚传;还有杏子、李子等时令水果。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游客到我们村可以自己采摘。”

听到这里,我的眼前仿佛在夜幕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水果,闻到了它们的芬芳,品赏到了它们的滋味。这也是我在这晚秋夜幕中的一大收获呀!龙先生兴致未减。他说,我们农村早已不是过去的农村。我们村家家都盖了楼房,还有一些别墅,村里有多家“农家乐”,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生意兴隆得很哩……

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我们在依依不舍中辞别这美丽的晚秋夜景。我要道一声“再见”。

陈贻林先生简介:

陈贻林,湖北省枝江人。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担任《湖北省青少年潜能开发》课题主笔与编辑。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宜昌市作协会员,枝江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共创作散文、诗歌逾60余万字,有数百篇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中国乡村》、《人生与伴侣》、《百姓作家》、《彧华》等刊物和自媒体平台。著有散文集《月圆梦圆》、诗文集《诗语文心》等,近作诗文集《萤火微光》由华人作家协会出版社出版。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