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磁山,忆念爹娘|张海江专栏250

河南文苑 原创

2025-09-14 06:29

张海江

在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工作20余年,每日与古老的器物、久远的故事相伴。然而,每到中元节,那些深埋心底的对爹娘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我淹没在回忆的海洋。

磁山文化博物馆,像是一部凝固的历史长卷,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在静静诉说着古老文明的故事。那些石器、陶器,带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而我在这里工作20个春秋,对这些文物有着别样的情感,它们如同我生活的一部分,可每到中元节,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始终被对爹娘的思念填满。在这古老文化的熏陶下,我愈发懂得传承与延续的意义。而爹娘,便是我生命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传承者。

记得小时候,爹娘总爱给我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生活的艰辛,有邻里的互助,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夏日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爹娘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伴着蝉鸣和蛙叫,讲述着岁月的沧桑。他们的声音,如同磁山文化中那古朴的陶器,虽不华丽,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爹娘一生勤劳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他的爱却深沉而厚重。他总是默默地承担着生活的重担,用坚实的肩膀为家庭遮风挡雨。农忙时节,他天不亮就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母亲则是个温柔善良的人,她用细腻的关怀,让家充满了温馨。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发烧,烧得迷迷糊糊。父亲心急如焚,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村里的诊所跑。母亲跟在后面,不停地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让我快点好起来。在诊所里,爹娘守在我床边,一夜未眠。父亲紧紧握着我的手,那温暖的力量让我感到无比安心;母亲则不时用湿毛巾给我擦额头,眼神里满是担忧和心疼。

随着我渐渐长大,离开家乡去求学、工作。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爹娘的头发又添了几缕银丝,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但他们对我的爱,却从未改变。每次我离开家时,他们都会站在门口,久久地目送我远去,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牵挂。

如今,爹娘已经离开了我。每到中元节,我总会来到磁山文化博物馆。站在那些古老的器物前,我仿佛能看到爹娘的身影。他们就像这博物馆里的文物,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爱,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漫步在博物馆的展厅中,抚摸着那些古老的器物,回忆着爹娘的点点滴滴。我知道,他们虽然不在我身边,但他们的爱和教诲,将永远指引着我前行。就像磁山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磁山文化博物馆里的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我的爹娘见证了我的成长。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但他们的爱、他们的教诲,就像磁山文化一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对爹娘的思念永远不会消散。

我想,爹娘一定希望我能好好生活,传承他们的精神,就像我在博物馆里守护着磁山文化一样。在这个充满喧嚣和浮躁的世界里,我要带着爹娘的爱和期望,坚守自己的初心,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行动去传承和弘扬那些珍贵的文化和精神。

中元的风,轻轻拂过磁山文化博物馆的窗棂,仿佛是爹娘温柔的抚摸。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来自灵魂深处的思念,在心中默默地对爹娘说:“爹娘,我想你们了。你们放心,我会带着你们的爱,勇敢地走下去。

张海江艺术简介

张海江中国“藤书”艺术的创新开拓者。文化部授予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成就奖;被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评选委员会、中国文化学会、文化人物杂志社等单位认真审评,授予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荣誉称号;被武安历史文化研究会、武安文化学会、武安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武安市优秀民间艺术人才”称号;在武安市政协举办的“奋进百年,起航杨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展中贡献突出,荣获特殊贡献奖。2017年10月10日,应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郝晋珉教授邀请,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广大师生作了《磁山文化遗址——中国北方农耕文明探源》的学术报告,2009年9月《东亚黍子起源时间延伸到一万年前》《粟黍植硅体分析与磁山遗址农作物鉴定》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馆.综合》(PLOSONE)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NAS)。百余篇学术论文在《邯郸人大》《邯郸政协》《邯郸决策》《邯郸城市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邯郸日报》《邯郸晚报》《燕赵文化》《邯郸文化》《中国文学》澳门《华人报》《南方经济时报》及百度、搜狐、网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腾讯新闻等数十家网络媒体报道。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