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与荣耀并存
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高三二班 陶圣奥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为期一周的国旗护卫队特训就结束了。汇报结束后,我们各自归巢。看着大家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短短一周的时间,大家眉宇间已有了刀锋的影子,这是我们不曾偷懒的证据。我们将重整待发,在开学典礼上展现出弘毅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七天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
忆往昔,我刚踏入那郑州军道的那个大门,就遇到了我神往已久的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张自轩班长。成为一名护旗手是我的梦想,我还梦想着等有一天事业有成了,组建一支国旗护卫队。
在我手机的相册里,我始终保存着张自轩班长在升旗仪式上的照片,这些照片被我浏览过无数遍。而此刻,他本人就站在我眼前:皮肤黝黑,眼角纹路像刀刻,笑得像一面舒展的旗帜。
换上新的靴子后,我们开始站队,教官开始发衣服和分配宿舍。换完服装,张自轩班长开始挑选擎旗手和护旗手。很荣幸,我被挑选为护旗手,在进行简单的绑旗教学后,我们开始了入营仪式。校领导和张班长依次讲话,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我们的身上扛着沉重的国旗,承担着神圣的责任。
动员结束后,我们正式开始训练,军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六十度,膝盖后压,小腹微收,重心前倾……”太阳把影子压成薄片,汗水顺着眉骨滚进眼角,世界瞬间咸得发苦。起初只是在后背中线渗出一条细线般的汗迹,像蜗牛爬过玻璃,在布料上留下晶亮的轨迹,现在是整片衣料都黏在皮肤上。
我盯着前方队友的后颈,那截晒成小麦色的皮肤上有颗褐色的痣,随着肌肉震颤微微跳动——就像他右眼皮下方的神经,正以同样的频率抽搐。从开始站在平地上,到后来站在台阶上后脚跟悬空,不知不觉的将重心放在前脚掌。
虽然一开始有人会掉下台阶,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大家都能像一根定海神针长时间不晃。纵使教官询问有没有不适的,我们的回答无比坚定:“没有!”不断地桃战自我,方能遇见成功的自己。每一次军姿结束后都能感到身体麻木,但下一次军姿站立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进步。
队列练习主要还是需要配合默契。我跟另外一个护旗手练了一上午的齐步走与立定,才练成从侧面看只有一个人。我们看到的阅兵方队像程序代码写出来的一样整齐,他们背后付出的是六个月的艰苦训练。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所谓国泰民安,就是能把眼泪流成彩虹,而不用担心子弹穿过彩虹。
当阅兵仪式上的和平鸽掠过天安门上空,阳光穿过它们的翅膀,把影子投在我的脸上,像一枚轻轻盖下来的公章。那一刻,我允许自己泪如雨下——因为知道,这雨不会淋湿任何一把枪。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练正步。教官讲解要领:腿要直、脚要绷、臂要平。讲解完就开始训练,一开始是正步分解动作。教我们抬腿、摆臂、落脚。25公分的正步只能正踢成20公分,并且还要长时间端腿,身体难免有些晃动,教官会逐一纠正我们的动作。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形成肌肉记忆,才有了如同建模一般的队伍。经过一天的端腿,第二天起床时腿酸疼,但我们的训练还要继续,需要不断地端腿,不断的挑战自我。腿疼的痛苦和不疼的喜悦只能与队友分享,我懂你的疼,你懂我的痛,我们既是校友亦是战友。
后来练正步时教官给我们拍了视频,让我们自己看,谁的步子跟别人不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需要继续练,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夜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学习了国旗护卫队的队歌《祖国不会记》。教官先进行演示,我们记歌词,不久我就学会了。这首歌真的很震撼:“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铿锵将有力的歌曲配上铿锵有力的队伍,迈出的脚步声混着音调的重音,简直是一场听觉盛宴。
我最喜欢的科目是标兵就位。为了练习整齐划一的步伐,我们需要慢下来,去感受前方的步伐。一路五个人如果能踏在一个点上,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极其震撼。一开始,我们正步走得像鞭炮,噼里啪啦的,我能听到另外三路的笑声,能看到教官眼里的失望,不服气的我申请再来一次,这次我将我们五个聚在一起。
“我们既然是示范组,那就让他们看看我们为什么是示范组,加油!”这一次,我们的脚步声如同炸弹,每一步只有一个声音。这一次我能看到教官眼里的认同,这是最大的鼓励!
当落日最后一次掠过枪尖,我把踢出的正步悄悄收回,心里却像升起另一轮太阳——它由汗水铸成,由号音打磨,由二十一颗年轻的心一同擎起。此刻我们不再是散落的个体,而是一道笔直的刻度,丈量着国家的庄严,也标注着自己的成长。
未来,我将这份精神带到学校,带到教室,在未来每一个需要担当的清晨,化作无声却最响亮的回答——“护我国旗,壮我国威,乘风破浪,百炼成钢,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