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才是人生的软实力
——一场关于沟通智慧的分享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好心劝朋友,却越说越僵,最后不欢而散;明明想帮同事解决问题,却因为一句话没说对,反而让对方觉得你在指责他?其实这不是“心不好”,而是“话没说对”。就像咱们常说的,“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会说话和不会说话,差的可不是一点点,甚至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朋友、耽误事。今天咱们就聊聊“会说话”这件事,它不分年龄大小,也不管关系远近,却能实实在在影响咱们的生活。
先跟大家说个身边的事儿。我有个朋友小李,跟闺蜜关系特别铁,上学时还帮过闺蜜不少忙。前阵子同学聚会,大家聊到现在的工作,小李突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你现在这工作,当初还不是我帮你递的简历?不然你哪有这么好的机会。”话一出口,闺蜜的脸瞬间就红了,整场聚会都没怎么说话,之后俩人的关系就淡了不少。你看,小李不是没好心,也不是俩人关系不好,可就因为没分场合、没顾着闺蜜的面子,一句话就把多年的感情给伤了。这就是不会说话的坏处——你以为“关系好就不用在意”,以为“有恩就可以随便说”,可恰恰是这种不分场合的“直”,最容易让人寒心。
反过来,会说话的人,总能用一句话暖到人心,还能把事儿办得顺顺利利。我邻居家有个小姑娘,才上初中,却特别会说话。有次她妈妈做饭不小心把菜炒糊了,正懊恼呢,小姑娘没说“这菜怎么这么难吃”,而是尝了一口说:“妈妈,这个菜虽然有点糊,但调料的味道特别香,下次火小一点肯定更好吃!”她妈妈听了,一下子就不生气了,还笑着说“下次听你的”。
你看,这就是会说话的力量——它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花言巧语,而是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用让人舒服的方式表达。不管是对长辈、朋友,还是陌生人,这种说话方式都能拉近距离,让沟通更顺畅。
可能有人会说:“我性格直,不会说那些‘好听的’,怎么办?”其实会说话不是天生的,只要记住三个小窍门,谁都能慢慢学会。
第一个窍门,先想“什么时候说”,别着急开口。比如你看到同事工作出了错,别在办公室里当着所有人的面指出来,等他下班单独走的时候,再小声跟他说“刚才那个表格里有个小细节,我之前也错过,咱们一起改改?”这样既帮了他,又没让他丢面子,他肯定会感谢你。要是不分时机乱说话,就算你是好心,也容易让人觉得你在找茬。
第二个窍门,琢磨“对谁说”,别用一套话对所有人。对家里的老人,说话要耐心,多问一句“您觉得这样行不行”;对身边的朋友,说话要真诚,别拿人家的缺点开玩笑;对刚认识的人,说话要客气,别随便打听人家的隐私。就像咱们穿衣服,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说话也是一样,对着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和方式,才能让人听得舒服。
第三个窍门,想好“说什么”,别口无遮拦。记住两句话:“伤人的话不说,没谱的话不说。”比如别当着别人的面提他的糗事,别随便否定别人的选择,更别传那些没证实的谣言。就像咱们走路要避开坑一样,说话也要避开这些“雷区”,才能不惹麻烦,不伤害别人。
其实说到底,会说话不是“耍小聪明”,而是一种“软实力”——它能让你和朋友的关系更铁,让你在工作中更顺利,还能让你身边的人都觉得舒服。咱们不用追求“能说会道”,只要每次开口前多想想“场合对不对、对方能不能接受”,慢慢就能学会好好说话。毕竟,没人愿意因为一句话失去朋友,也没人愿意因为不会说话耽误事,对吧?
要是你觉得这些例子还不够贴近你的生活,我可以结合你工作或家庭中的具体场景,再补充一些更实用的说话技巧,需要我这么做吗?
图文: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