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牛市他们信落袋为安:10天套现190亿,400家公司股东集体撤退

高见科技论 原创

2025-09-11 07:22

就在A股三大指数站上年内高位、投资者忙着在社交媒体上晒收益的时候,一场悄然上演的“股东套现潮”,正在打破所有关于牛市的浪漫想象。

9月刚刚过去三分之一,已有超过400家上市公司披露重要股东减持完成公告,减持主体多达600余位,减持总股数逼近10亿股,累计套现金额高达190亿元。从医疗健康到芯片半导体,从民营中小盘到中字头央企,几乎没有行业能幸免。

而更令人警惕的是,这并不是“象征性”减持。多家公司股东精准踩点,集中减仓,高比例兑现。9月9日晚间,就有盟科药业、百合花、玉马科技等多家公司齐齐发布减持公告;中电港、春光科技、大北农等紧随其后,一夜之间“减持”两字霸屏交易所披露栏。

这是一种极度“默契”的市场行为。

当“最了解公司基本面”的人主动选择离场,当“承诺长期持有”的老股东不再恋战,我们也许就该问一句:眼下的这场“牛市”,到底是谁的牛市?如果说二级市场是资金的游戏,那这场游戏里,有人在下注,有人却在收场。套现这件事,从不需要解释,只需要时机。

你看到的是K线在涨,他们看到的是退出窗口已开。

你以为机会来了,他们知道收割时机已到。

这一波减持潮,表面是流动性释放,背后却藏着太多信号。别忘了,当年“中概回港潮”开启时,第一个动作也是“套现”。而现在,一场新的“聪明钱撤离战”,正在A股市场悄然展开。

01:减持行为集中爆发,谁在精准落袋?    

9月刚刚过半,A股市场就上演了一出“股东集中出逃”的现实剧。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收盘,已有超4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减持完成公告,累计减持股份约10亿股,总金额接近19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披露的减持行为,并非某一个行业、某一类企业所独有,而是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广谱式爆发”状态——大股东、董监高、战略投资者、PE机构、产业资本,几乎“集体进入兑现窗口期”。

减持的节奏也非常“讲究”:仅9月9日晚,就有盟科药业、百合花、玉马科技等多家公司齐刷刷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而与它们同晚发布减持公告的,还有中电港、智明达、秦川物联、春光科技、大北农……一串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构成了A股减持榜上的“黄昏合唱团”。

例如盟科药业,其公告显示,公司三位主要股东Best Idea International Limited、JSR Limited及GP TMT Holdings Limited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3933.63万股,占总股本的6%。更关键的是,这些股份均为IPO前持有的原始股份,意味着这是典型的“退出兑现”,而非“中期调仓”。

百合花的实控人陈立荣亦在此时宣布,将于2025年10月9日至2026年1月8日之间,减持不超过290万股。理由是“个人资金需求”,但时间点的选择却极其精妙——上市公司刚刚进入震荡高位,二级市场情绪尚未转冷,股价尚处于“不错”的估值区间。

再来看玉马科技,其股东寿光钰鑫投资中心计划减持不超过90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作为一家成长型制造企业的股东,选择在这个节点套现,本身就释放出“估值兑现”的强烈信号。

知名产业时评人彭德宇认为:不难发现,这一轮减持,不仅量多,而且“讲究效率”:要么一次性抛出大比例,要么设计精准的时间窗口,要么选择大宗交易快速过会,几乎看不到“温和过渡”的痕迹。更像是一次集体约定的“战术退场”。

而这背后,或许是对估值泡沫的敏感判断,也可能是产业周期预判带来的防御姿态。无论动机如何统一,有一点非常明确——这些股东都不愿再等。

他们不等年报,不等新一轮刺激政策,不等所谓“长期主义”。他们只等一个字:卖。

02:减持背后的逻辑,是精准预判还是价值怀疑?    

站在这场“集体减持”风暴的边上,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减持不是偶然,而是一种趋势性判断的外在表达。尤其当减持的主体不再是中小散户,而是公司最核心、最了解企业基本面和财务状况的人时,它更像是一种“用脚投票”的行为。

企事界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睿就指出,减持的根源,大多集中在以下三个维度:

一是估值判断。

当股价在短期内上涨过快,公司市值迅速膨胀,一些重要股东会认为当前价格已经偏离企业实际价值,是兑现账面收益的好时机。这个时候减持,不是看空企业未来,而是认为已经“超额完成KPI”,不如拿钱走人。

二是资金用途。

比如盟科药业三位股东一致强调“出于资金需求”;百合花实控人直言“个人资金周转”;玉马科技投资方也没有隐瞒“资金流动性管理”。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许多老股东的资金已经被公司套牢多年,而当前市场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流动性窗口。

三是外部环境与政策节奏的不确定性。

这包括行业周期、监管趋势、产业风口的更替,以及海外流动性等大背景。一个典型例子便是中电港、华映科技、中国西电等国资或混改背景较强的企业,其减持行为不光是企业财务操作,更可能与“政策窗口期”的研判挂钩。

以露笑科技为例,其股东东方创投在短短不到10天的时间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了5258万股,占比2.73%,释放出明显的“结构性退出”信号。而华映科技的股东莆田国投更是分两批次、接连减持,先是在8月29日至9月1日大宗交易出手2000万股,后又在9月2日至5日继续减持3200万股,累计减持超5000万股,占比接近2%。如此密集的操作,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典型的资金管理策略性操作。

而当我们再来看中国西电——一家央企背景下的电气设备龙头,其5%以上大股东通用电气新加坡公司在短短两周内减持5126万股,占总股本的1%,同样释放出海外资本流动性优先的信号。

这些动作,在估值层面未必致命,但在市场心理层面却极具冲击力:

— 为什么你看好基本面,却又选择现在走人?

— 为什么你说利好,却默默套现离场?

— 为什么说长期主义,却不愿再多拿一季?

这种“嘴上说看多、手里先卖光”的反差,才是减持真正对市场信心造成冲击的原因所在。

所以问题不在于减持金额是否创纪录,而在于谁在减持、为什么减持、怎么减持。

当机构与大股东通过“结构化减仓”实现高位获利,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能否意识到:这场牛市的高潮,或许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接力棒。

03:信仰还在,资金先走,牛市会不会只剩表面?    

A股正在经历一个非常矛盾的时刻。

一边是机构还在高喊“中期牛市趋势未改”,一边却是核心股东大笔减持、机构资金悄然抽离。甚至连“基本面无虞”的央企和科创公司,也没有逃过这一轮密集套现。

怎么看都像是“嘴上唱多,身体却很诚实”。

今年以来,A股行情确实出现了阶段性回暖,三大指数反弹明显,上证指数更是长期站稳在历史高位区间。但正是这种“看上去很美”的行情,给了减持者一个完美的下车台阶。毕竟,对于早已布局多年的原始股东而言,眼下这个窗口,几乎等同于“政策护盘+行情造势+市场高估”的三重利好期。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波减持潮的特别之处:

• 不是恐慌性砸盘,而是有序退出

• 不是流动性枯竭,而是高位套现

• 不是业绩暴雷引发减仓,而是反而在股价创新高时悄悄离场

李睿指出:市场上的乐观情绪仍在,比如中航证券就明确指出,当前阶段只是“结构性震荡”,不改整体中期上行趋势。其逻辑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对资本市场持续呵护;二是场外潜在资金依然充足;三是“新质生产力”逻辑支撑经济转型牛;四是AI、新能源、半导体等方向仍有结构性机会。

但这些逻辑成立的前提,是信心持续且资金愿意接力。而股东减持最现实的问题就在于——它不仅造成实际的资金流出,也会在情绪层面制造“被抛弃感”。

公司战略定位专家吴玉兴表示:当你看到某家市值千亿的公司股东连续减持时,你很难不怀疑自己是不是“最后一棒”;当你看到主力资金天天净流出、却还被机构喊“长期看好”,你很难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市场所谓的“价值中枢”到底在哪里。

这不是“牛市终结”的信号,而是一种典型的信仰动摇临界点。

彭德宇则直言:而在中国股市这样一个情绪驱动型市场中,一旦信仰开始松动,带来的后果并不仅仅是“跌几天”,而是估值锚的全面下调——当市场开始不再相信高成长,也开始怀疑高估值;当投资者从追涨转为防守,流动性将真正失速。

到那时,问题就不仅仅是谁在减持,而是还有谁愿意接盘。

尾声:减持不是原罪,但要看谁在笑谁在买单    

资本市场从来不反对减持。

减持,本身不是原罪——它可能是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是资金调度的刚需,是投资周期的自然收尾。

但真正该警惕的,是信息差之下的沉默收割。

当懂估值的套现走人,信长期的却还在加仓;当高位兑现变成共识,留守的却还沉浸在“牛市信仰”里;当股东们站在护盘言论的背后,实际却已在撤退路线上画下句点——这个市场,是否已经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市场?

这波减持潮也许不会马上打破牛市的结构,甚至可能只是一次正常的震荡释放。但它提醒我们:

• 不要只盯着指数涨了多少,也要看主力资金进出的是谁;

• 不要只听券商唱多,更要看董事长有没有在悄悄卖股票;

• 不要只看短期回报,也要看长期信心到底还能不能撑起估值。

每一次行情的转折点,往往不是出现在“利空来临”的那天,而是出现在“信号被忽视”的当下。

股东减持,不是灾难,却是信号。它提示你:水位正在下降,不能再只盯着浪花有多高。

所以这轮A股牛市究竟还能走多远?说实话,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但至少,在热钱还没完全撤出前,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随,而是看清谁在鼓掌,谁在下车,谁在买单。

因为市场永远奖赏的是清醒的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