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椒阳映乡路,一腔热忱谱华章

青年三下乡 转载

2025-09-10 20:4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子投身基层实践的号召,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 “椒阳小队” 社会服务践行团于2025年7月17日至23日,怀着赤诚之心与实干之志,走进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嘉明镇石燕村。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土大地上,践行团成员们立足专业所长,结合乡村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他们不仅为乡村儿童搭建起一座通往广阔世界的成长阶梯,用知识与视野点亮孩子们的梦想之光,更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而持久的动能,在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中,生动书写了新时代青年“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让“椒阳”之名在乡土间留下了温暖而深刻的印记。

一、启蒙之光,点亮成长坐标系

7月17日,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课堂以生动形式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在知识探索中涵养专注力与求知欲,于小组协作中培育互助精神与集体意识。孩子们的好奇目光与认真态度,彰显每一次互动都是成长力量的播撒,每一堂课都是陪伴少年成长的责任承载。此次教学不仅传递知识,更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体会合作意义与坚持价值,为成长注入正向底色。

二、以行动为笔,绘就乡村生态新图景

7月18日,河道清理工作推进,践行团成员分工协作清理杂物、打捞漂浮物,改善河道环境,彰显家园守护共识。同日,森林防火值班有序开展,通过巡查排查、火情监测筑牢安全防线,深刻践行“守土有责”。两项行动既落实生态保护任务,更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防火护林人人有责”共识,让生态意识扎根乡土。

三、温情护航,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天

7月19日,走访残疾儿童与孤寡老人活动开展。践行团成员亲切交流,了解生活学习情况并送去关怀,孩子们的坚韧与热爱令人动容。此次走访不仅是慰问,更是对“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温情”的践行,让互助暖流凝聚成守护成长的力量。

四、聆听初心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7月20日,走访老党员活动顺利进行。践行团成员与老党员促膝长谈,聆听入党初心与奋斗历程,从朴实话语中感悟老一辈对信仰的坚守与责任担当。老党员用岁月故事诠释“为人民服务”内涵,让红色基因在鲜活经历中传承,为队员带来深刻精神洗礼。

五、家校同心,共筑孩子成长立交桥

7月21日,学生家访工作推进。践行团成员走进家庭,与家长深入交流孩子成长情况,反馈集体活动表现。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与期盼,凸显家校配合对成长的重要性。此次家访既是信息互通,更是心与心的联结,为孩子未来凝聚家校协作之力。

六、文化传承与活力培育类:守正创新,让文化根脉与青春活力共生长

7月22日,趣味运动会设多种项目,孩子们赛场拼搏,尽显朝气;场边助威声不断,集体温暖浓厚。活动以竞技促成长,助孩子们在拼搏中悟坚持、在协作中明团结,播下奋进种子。

7月23日,舞龙非遗体验邀传承人指导,讲解渊源并示范动作。参与者学摆尾、盘旋等技法,随龙珠挥龙身,感受传统技艺的灵动与力量。活动加深对非遗的认知热爱,以互动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助力文化传承。

七、终点亦是起点,青春答卷续写乡村振兴新篇

7月23日,夏令营结营仪式温情落幕。仪式通过奖项颁发、总结发言、集体合唱及合影留念等环节,圆满收官实践活动。作为"三下乡"生动实践,活动既让乡村儿童触摸非遗温度、厚植文化认同,也彰显青年团队协作力量,以青春赋能乡村发展。

三下乡的帷幕虽落,然奋斗的征程未止。这场跨越城乡的青春实践,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答卷:乡村孩童于多元课程中收获知识与欢笑,实现认知与心灵的双重成长;青年志愿者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深化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乡村在教育帮扶与文化赋能中焕发新活力,注入青春动能。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椒阳小队”社会服务践行团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用初心书写担当。未来,践行团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依托专业特色,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投身乡村振兴。让青春力量为基层发展添砖加瓦,让奋斗之花在乡村大地绚烂绽放,让这份与乡土的约定,在时光里生长为更深厚的联结。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