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与我话养生”——谢晋:锻炼方式是多工作
1997年7月1日,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著名电影导演谢晋
为了纪念香港回归,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导演的大型历史战争片《鸦片战争》问世了。这部影片正视并反思我国近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屈辱历史,不是让人们陷入悲伤,而是要让人们在现实中得到警醒: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激发高昂的斗志,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不懈地奋斗!
电影《鸦片战争》海报
这部影片放映以后,人们争相观看,在全国各地产生强烈的反响。就在这时候,今晚报社将谢晋和剧组成员请到天津,为这部影片举办座谈会,并安排与观众见面活动。当时,我有幸与谢晋进行了亲密地接触和深入地交流,留下颇多的收获。
我对谢晋是早已非常仰慕的。
谢晋于1923年11月出生在浙江上虞,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于1950年开始执导生涯。
他导演的影片太多了,其中很多都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之作”。上中学时,我曾看过他导演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大李老李和小李》《舞台姐妹》等;改革开放以后,我参加工作了,又看过他导演的《啊!摇篮》《牧马人》《秋瑾》《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他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和国际电影节等大奖,并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上海电影》封面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剧照
他这次导演的《鸦片战争》又获得国内外一系列电影大奖。
二
谢晋在天津期间,我们知道他与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交情笃深,两人还曾打算合作拍摄一部足球题材的影片,一度被传为佳话。一天晚上,我们将他俩聚在一起共同进餐,并畅叙友情……
那年,谢晋已经74岁了,让我十分惊讶的是,他的酒量很大。席间,我陪他一杯一杯地喝,不知喝了多少杯酒,都喝得面红耳赤,但他依然还在清醒地谈笑风生……
电影《舞台姐妹》剧照
在与谢晋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的脸色红润,皱纹很少,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加上各种手势的辅助,又显得格外动听。而他在电影事业中取得这般杰出的成就,又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其根由就是他颇为感触地所说的一句话:“我的锻炼方式就是多工作。”
谢晋在紧张地工作
他说,我的工作量很大,每天要走不少路,总有几十里,这就是我的锻炼方式。他是一个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人,这都离不开奔走。平日,他所承担的导演工作是相当艰苦的:白天,他指挥一班人马,精神高度紧张,既费力又劳神;晚上,他托着疲惫的身体,仍要继续工作,不是干这件事情,就是干那件事情,直至过了午夜才去入睡。黎明时刻到了,他又匆匆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又聚精会神地投入到紧张工作之中……
有一次,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拍摄外景时,他显得精神十分兴奋,所表现出来的耐力 ,甚至强于一般年轻人。
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片头
清晨,鸡鸣声打破山村的沉寂,他已经踏着山间小径去寻觅外景了。经过将近一天的跋涉,黄昏快要来临了,一些年轻人累得筋疲力尽,不愿再向前走,打算凑合着选一个外景应付一下。
“小伙子,再往前走几步,那里可能有咱需要的外景!”谢晋一边给年轻人鼓劲,一边迈开大步走在前头。
电影《芙蓉镇》剧照
“是!”年轻人被他那在艺术上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大步流星地跟上去。
果然,一处理想的外景终于被选中了。
这不停地奔走,让他把事情做得更圆满、更可心,也大大地促进了他的健康!
三
其实,谢晋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不仅得益于多工作的锻炼方式,而且得益于“心情豁达”。
他说:“人老了,这是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用不着怕老,要坦然面对,从而洒脱地走完人生的全过程。”
电影《牧马人》剧照
他又说:“不要喊我谢老,影视界的谢老太多了,如谢添、谢铁骊、谢雨辰……我喜欢别人叫我谢导。我从不感觉已老了,仍在不停地工作,在做应该做的事情。”
谢晋一旦工作起来,常以“看我有多棒”的自信,表达积极进取的心态,很快就进入精神抖擞的状态,把“负面情绪”消解,让“乐观情绪”充溢……这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海报
他喜欢引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老年人像青年人一样高兴吧!青年人好比百灵鸟,有他们的晨歌;老年人好比夜莺,有他们的夜曲。谢晋正是通过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去拍人们津津乐道的影片,把一首首夜曲,唱得更加美妙、更加动听。
谢晋与演员
同时,谢晋还得益于“注重饮食”。他对各种食物,从来也不忌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保持了营养的丰富;他不过量饮食,对多么可口的饭菜也不去多吃,如果说是嗜酒的话,更多的是喝绍兴的黄酒,而黄酒的酒精含量低,并含有多种营养,被誉为“中华保健酒”。
谢晋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2008年10月18日,谢晋以85岁高龄走完人生的路程——这是事业卓有建树的进程,也是让人充满钦佩之情的路程。
作者:贾长华
编辑:李腾轩
统筹:李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