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⑧点亮教育之光‖小小手工花 传递师生情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一场充满温情的特别活动在特教学校悄悄上演。孩子们用稚嫩而真诚的双手,制作出一束束独具匠心的手工花,为辛勤耕耘的特教老师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老师,节日快乐……”伴随着孩子们清脆的问候声,一扇扇教室门被轻轻叩响。各色黏土捏制的彩色小花、彩纸裁剪的花枝花叶、不织布和丝带组合的精致包装,这些充满童真与诚意的手工花束,成为这个教师节最动人的“语言”和最靓丽的风景。
前些天,为了向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表达感恩之情,孩子们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秘密准备。围坐在课桌前的孩子们眼神专注,小手虽然笨拙却异常认真。团一团,团出美丽小花,回忆师生点滴;卷一卷,卷出强壮花枝,诉说老师教诲;剪一剪,剪出嫩绿叶子,承载感恩话语;包一包,包出浓浓爱意,表达深切祝福。
“如果说孩子们是美丽的花朵,那么老师便是那承托花朵的花枝和花叶,无私而伟大。”特教学校负责人表示,这次以花为媒的活动,是师生情谊的美好体现,更是对特教老师辛勤付出的诚挚感谢。
日常教育教学中,特教老师们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着每一位学生。数学老师创新教具设计,让数学变得触手可及;语文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和古诗配节奏,让文字“活”起来;生活适应老师制作技能步骤图,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生活能力。律动课上,老师用活泼的肢体动作带领孩子们感受音乐韵律;操场上,体育老师通过游戏方式开展精细训练;职业技能课上,烹饪、陶艺、手工皂等课程老师们耐心指导,手把手教学,为孩子们未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从事特教工作11年的李锦铭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从‘小米姐姐’到‘小米妈妈’,这十一年的特教路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写满了与孩子们的细碎与温暖。特殊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培养了多少精英,而在于不让任何一个灵魂掉队。”
时光亚老师也深有感触:“这些孩子教会我,爱不是拯救而是陪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很庆幸我能成为他们生命里的光,而他们,早已成为我生命里的太阳。”
“因为喜欢,所有才会毫不犹豫!我的特教生涯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我们的职责就是陪伴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将来可以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刘俊莉老师如是说。
2023年,特教学校招收了一批社区特殊儿童进入“听心语”实验班学习,作为首批“听心语”老师,她用心去理解、去关爱、去引导,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她经常说,作为老师,这些星星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疑释惑,更多的是爱的陪伴与耐心疏导。
全家福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一束束手工花不仅传递着感恩与祝福,更见证着特教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为特殊需要儿童点亮前行的道路,让更多孤残儿童得到了呵护、拥有了幸福。(刘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