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入天大,昂首伫立博物馆主入口

冯骥才工作室 原创

2025-09-10 15:20

9月8日上午,一匹巨大的青铜《天马》“从天而降”,伫立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门前。冯骥才先生的好友、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创作的这尊雕塑,是冯研院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迎来的重磅艺术品,也是博物馆主入口具有标志性的艺术形象。

天降《天马》


83岁的冯骥才与89岁的韩美林,是四十多年的知心好友。彼此有什么大事,必定会以艺术家的独特方式所有表达。前几年冯骥才过80岁生日前,韩美林一口气为他画了80幅马。生日当天快递到家,包裹一打开,80匹神采各异的骏马跃入眼帘,让冯骥才感动不已。今年得知冯骥才正在倾尽心力建设一座大学里的博物馆,韩美林又创作了这尊《天马》。

今年4月,韩美林老师创作《天马》泥稿

在创作过程中,韩美林先生十分用心,就连雕塑底座的设计也有寓意——底座并非普通的方形,而是有一个小爬坡,代表着冯骥才先生几十载历经险阻、奋进攀登,暗含“路虽远行则将至”的哲思。

“美林懂我,这次又赠我一匹天马”,冯骥才先生开心地说,“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一往无前。这是他对我、对我们的学院和博物馆的激励。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艺术和生活的人,艺术家不需要说什么漂亮话,就用作品来传情达意。”

仔细看《天马》的角度是否合适

《天马》高4.5米、长4.37米,重约3吨,在山西铸造,经过一天一夜运抵天津大学。在雕塑安装现场,冯骥才先生亲自指挥吊车,为《天马》调整角度。待雕塑落稳,他招呼全院所有师生在《天马》前合影,“来,大家一起挥手,感谢韩老师!”

全院师生在《天马》前向韩美林先生挥手致谢

为了迎接天津大学130年校庆,博物馆的建设正在紧张冲刺中。《天马》到来的当晚,博物馆的Logo也在大楼高处亮起。

- END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