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志愿精神 ——“追溯革命 薪火相传”志愿团在二七纪念馆上特殊“开学第一课”
2025年8月30日上午9时,秋高气爽,阳光正好。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追溯革命 薪火相传”团队的志愿者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了庄严肃穆的二七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以特殊的方式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课。
穿越百年,重温二七风暴
踏入纪念馆,时光仿佛倒流至1923年。“追溯革命 薪火相传”志愿团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凝视着那些饱经风霜的历史文物,聆听京汉铁路工人们为了自由和权利发出的呐喊。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史。“眼前这些实物和史料,比历史书上更加震撼人心。”仿佛看到了工人们高举火把,听到他们高呼‘争自由、争人权’的口号声。
百年之后,志愿服务诠释
了解历史后,同学们迅速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有人负责引导参观者,有人协助维护秩序,还有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纪念馆检查电子设备。“身为河南人的一份子为红色纪念馆贡献力量,感觉特别有意义。” 志愿者坚定此信念。
二七罢工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其中蕴含的团结、奋斗、奉献的精神内核依然熠熠生辉。这种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二七精神告诉我们,青年应当有担当、有理想。”学院带队老师表示,“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心灵洗礼成长
志愿者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重新思考了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信息专业的学生,我们或许不需要像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同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比如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 离开纪念馆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二七纪念塔上,熠熠生辉。同学们带走的不只是照片和回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遗产。
结语
百年二七,精神不朽。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一次特殊的志愿活动,建立了与历史的连接,完成了精神的传承。这一次经历,必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难忘的一课,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革命精神永不过时,信仰力量历久弥新。新时代的青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开启新对话,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