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夜凉如水浸阳台

冰溪洋 原创

2025-09-08 08:48

夜凉如水浸阳台

作者:冰溪洋

日头的最后一丝火气沉进西边天际。空气里还浮着白日暴晒的余温,却像被抽走了筋骨,再没了正午灼人的锋芒。

世界正慢慢沉入梦乡。楼道里的电视声渐渐低下去,最后被一声响亮的关门声掐断。街角收摊的铁盆碰撞声也越来越远,像被夜色悄悄吞没。路灯在氤氲热气里晕开昏黄光圈,像揉进水里的蛋黄。相邻单元的窗户先暗了下去,接着是对面楼房的灯光次第熄灭。聒噪了一整天的蝉鸣变成断断续续的呢喃,终于在某个时刻彻底噤声。整座城市仿佛被巨大的绒布轻轻罩住,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寂静在悄悄蔓延。

阳台上的藤椅成了最妥帖的归宿。从白日忙碌里抽出身,卸下汗湿的衣衫,光着膀子坐在竹席上,身体瞬间松弛下来。晚风带着草木气息拂过皮肤,像蒲扇轻轻扇动的凉意,把积攒一天的燥热一点点吹散。

当所有喧嚣退场,独处便成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夜色里的感官变得格外敏锐。竹椅的凉意顺着脊背慢慢爬上来,比空调房的冷风更有耐心,一点一点沁进骨头缝。赤脚踩在阳台水泥地上,能摸到白天晒过的余温正悄悄消散,混着地砖本身的微凉。偶尔有更凉的风掠过胳膊,汗毛跟着轻轻战栗。耳朵仿佛被装上了放大镜。楼下玉兰树叶沙沙,草丛里蟋蟀的鸣唱此起彼伏,织成夜的背景。偶有远处汽车驶过,引擎声悠悠如叹息,旋即又被更深的寂静吞没。

空气里浮动着各种味道。白日被太阳晒过的青草味混着泥土腥气,从楼下花园飘上来,带着湿漉漉的凉意。墙角的夜来香不知什么时候开了,甜丝丝的香气若有若无,不像白天那么浓烈,倒像是夜的香水。深吸一口气,肺里像灌满了清凉的露水。

这草木气息,竟似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记忆里尘封的夏夜匣子。

也是这样的晚上,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听摇着蒲扇的老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衣袖蹭过脸颊,手指指向天河。那时的星星好像比现在更亮,风里还飘着萤火虫幽幽的光点。蒲扇摇啊摇,带着淡淡的艾草味,把蚊子赶跑,也把眼皮扇得越来越沉。醒来时,往往已躺在自家床上,窗外的虫鸣还在继续,像一首未唱完的摇篮曲。

夜越来越深了。露水悄悄打湿了楼下的树叶。偶尔有飞蛾扑向阳台的灯,翅膀扇动的声音短暂地划破寂静。这小小的生灵,在昏黄的光晕里徒劳地撞击,让我倏忽间觉得自己也悬浮在这无边的夜色里。然而,清晰地感受着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抬头望见天幕幽深,偶有星子闪烁,晚风掠过皮肤时,竟感到自己也融入这片无边的静谧。一种深沉的安稳,在寂静中悄然滋生,与竹椅的凉意、草叶的湿香一同漫进心底。

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不用看表,不用赶时间。看着月亮从头顶升到西斜。可以为了等一颗流星划过,在阳台上坐半个钟头;也可以盯着一片树叶发呆,看它被风吹得摇摇晃晃。这种不用追赶时间的自由,在白日里多么奢侈。

当楼下隐约传来环卫车清扫的沙沙声,远处天空泛起鱼肚白,才惊觉夜已快过去。起身时,竹椅上留下一个微湿的印痕,像露水拓下的印记。

轻轻推开房门,把满身的夜色和凉意都带进去。躺在床上,鼻尖似乎还萦绕着夜来香的甜香,耳朵里还残留着蟋蟀的鸣唱。闭上眼,窗外的星光正透过窗帘缝隙,在墙上投下细碎游移的光斑。

阳台上的藤椅,静静地浸在褪去的夜色里,仿佛还收存着一整晚的星光与风声。当白日的喧嚣再度涌来,心底总有一隅清凉悄然铺展——那里,沉着被夜色浸润的寂静,叠着竹席上那片露水拓下的微痕。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男,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知名散文创作者、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其大量作品覆盖中国作家网、央视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知网、大河网、顶端新闻、大象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众多主流网络平台。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