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较高点蒸发300多亿,80后老板携极米科技冲刺港交所

雷达财经 原创

2025-09-05 21:49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9月2日,极米科技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的议案。

继2021年登陆科创板后,这家国内投影行业的巨头再次开启资本新征程,为其国际化战略寻求更多弹药。

就在宣布赴港上市消息前的8月28日,极米科技披露了其最新的半年报。继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后,极米科技的净利润指标终于止跌回升。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但仍与2021年、2022年同期的1.93亿元、2.69亿元存在明显的差距。

与此同时,国内的智能投影市场目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投影仪销量、销售额同比均出现下滑,整个行业呈现出一定的颓软之势。在这样的挑战下,极米科技坚定实施品牌出海战略与全球化业务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极米科技掌舵者,80后创业者钟波曾在2021年以45亿元的财富登上当年的《胡润百富榜》,但在该榜单短暂现身仅仅一年时间后,钟波便连续多年缺席该榜单。

极米赴港上市,坚定出海战略

9月2日,极米科技通过一纸公告,宣布了公司赴港上市的消息。

极米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赴港上市主要是为满足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提升公司国际品牌知名度,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身为智能投影仪行业的头部玩家,极米科技近年来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业绩在过去几年显现出一定的颓势。

时间回拨至2022年,极米科技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业绩巅峰。当年,公司实现营收42.22亿元、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但一年之后,极米科技的业绩急转直下:营收同比减少15.77%至35.57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75.79%,仅剩1.21亿元。

到了2024年,作为连续7年保持中国投影仪市场出货量第一的行业龙头,极米科技的整体业绩依旧较为低迷。这一年,公司录得营收34.05亿元,同比减少4.27%;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微降0.3%。

进入2025年,极米科技的业绩有所回暖。据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26亿元,同比上涨1.63%;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大增2062.34%。

对此,极米科技表示,利润大幅上涨的核心原因是公司继续推进研发创新战略和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采取提升关键零部件通用性等措施,推动资源高效配置和成本有效控制,使得公司核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扎堆涌入,国内的投影仪市场已然是一片红海,投影仪市场的格局已经逐渐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

而此番赴港上市,极米科技也将目光瞄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在半年报中,极米科技重点提到,公司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由来已久,公司坚定实施品牌出海战略与全球化业务布局。

据极米科技透露,在重点开拓的欧洲、北美、日本等市场,公司持续精进本地化经营,不断完善线下渠道覆盖。目前,公司的产品已进入Best Buy、Sam’s Club、Walmart等众多海外零售渠道。

据洛图科技数据,2024年,全球投影机市场出货量达到2016.7万台,同比增长7.5%。其中,中国大陆投影机市场出货量为689.3万台,同比下降3.1%,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37.9%降至2024年的34.2%。

洛图科技预测,2025年,全球整体投影机市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2208万台,同比2024年增长9.5%。而海外市场增速高于国内情况,为中国品牌的出海战略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雷达财经注意到,据极米科技近年公布的财报数据,相比于国内逐渐萎缩的投影仪市场,其在国外市场有着更高的毛利率和更强的增长性。

2022年,极米科技境外录得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82.04%,毛利率高达47.49%,超过境内的33.66%。

2023年,在境内营收下滑23.07%的同时,极米科技的境外营收却实现15.6%的增长,达到9.13亿元,且境外44.63%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26.66%的毛利率。

2024年,极米科技的境外营收持续增长,达到10.86亿元,同比增长18.94%,毛利率为45.44%。相较之下,极米科技同期的境内营收同比减少14.8%至22.29亿元,而其23.88%的毛利率也与境外有着明显的差距。

国内投影市场分化加剧,极米守位之路挑战重重

据洛图科技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

一方面,整体市场销量同比下降3.9%至277.8万台,销售额同比下降2.9%至46.8亿元。

另一方面,在整体低迷的环境中,5000元以上高端机型的市场份额却逆势攀升至6.5%,同比上涨1.6个百分点,万元级超高端市场甚至实现了56%的同比暴涨。

与此同时,投影仪的低端市场则在持续萎缩,500元以下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3.2%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2.1%。

前述这些数据,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从“有”向“好”转变,用户愿意为更优质的体验支付溢价。而低价低质的产品正在加速出清,市场洗牌进程明显加快。

极米科技在半年报中透露,在国内中高端投影机(不含单片LCD投影机)市场,极米2024年保持出货量第一,市场份额高达35%。

今年上半年,极米科技持续创新、优化产品矩阵,通过推出各价位段新品,进一步夯实入门级DLP投影份额优势,同时完善中高端激光投影产品矩阵,提升高端投影性能。

然而,在探索高端化的征程上,极米科技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国内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高端投影产品的价值认知尚未完全普及,市场教育需经历更长周期的培育。

其次,高端化之路离不开巨额的技术研发投入,而头部竞品与新兴品牌的加速追赶,进一步压缩了其技术领先的窗口期。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主流消费级DLP投影设备的核心专利仍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牢牢掌控,这意味着极米未来在高端投影仪的核心元件供应上,或将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市值蒸发超300亿,80后老板最新持股约17亿

天眼查显示,极米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公司创始人钟波,其持有极米科技18.79%的股权。

雷达财经了解到,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的钟波,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从学校毕业后,钟波曾就职于海信和晨星半导体。

2013年,钟波毅然放弃薪资优渥的工作,带领团队在成都郊区的一栋毛坯房里开启创业之路。受iPhone5概念视频的启发,钟波坚信“未来电视是无屏的”,于是他决心用投影技术重新定义家庭视听体验。

钟波曾解释说,公司名字“极米”中的“极”代表“极致”,“米”是度量单位,即代表着“方寸之间,做到极致”,这不仅是“极米”这一名字的寓意,更成为贯穿极米产品设计与技术研发的理念。

创业以来,钟波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带领团队不断寻求突破。为打造极致的产品,钟波坚持用创业初期就置办下的“极米锤”砸毁不完美的产品,死磕技术细节。

这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让公司后续发布的极米Z4一炮而红。2018年,极米首次终结外资品牌在中国投影市场长达15年的垄断地位,并连续7年稳居出货量第一。

2021年3月,极米科技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当年,极米科技的股价一度创下614.46元/股(前复权)的新高。

然而,在国内市场下行和众多竞争对手发起猛烈攻势的双重影响下,极米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大不如前。

截至9月5日收盘,极米科技股价报130.58元/股,最新市值仅剩91.41亿元,较巅峰时期缩水300多亿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2021年极米科技登陆资本市场之际,创始人钟波曾以45亿元的财富登上当年的《胡润百富榜》。

不过,此后几年时间,钟波的名字却再未出现在该榜单。若按照18.79%的持股比例计算,钟波持有极米科技股份的最新市值约17亿元。

有关极米科技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