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明方向 教研提升促成长——卧龙区教研室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聚焦视点 转载

2025-09-05 09:22

秋风送爽开学季,教研领航正当时。为深入落实新课标要求,精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9月2日上午,教研室各学科专家组莅临我校小学部,对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学科开展教学调研与视导工作,我校张瑛校长、张东副校长等校领导陪同视导。

1

走进课堂

上午第一二节,各学科教研员走进课堂,分别听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共计10位老师的课堂——教师们全情投入,语文重情境、数学强逻辑、英语互动多、音乐氛围活、科学重实验,在情境创设中落实学习活动,在举一反三中培养学科思维;学生端坐静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充分展现了新学期二十一学子的风采。课堂整体亮点频出,博得教研室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

课后教研

课后,各学科教研员与授课教师面对面评课,既肯定课堂亮点,也直言待改进之处,更针对教学困惑精准答疑,围绕教学技能优化与教学效果提升,给出了专业的点评指导。

1

语文

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彩虹老师和刘心老师,针对二年级郑燕聪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和三年级郭新秋老师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两节课展开点评。首先,两位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设计与教学热情,同时也结合年级的教学特点,提出了精准改进建议:强调低年级语文教学需强化生字有效指导,应结合文本语境设计字形分析,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生字,当堂进行有效练习。明确情境教学导入,以“任务群”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确保每一项课堂活动都紧扣学习目标完成,切实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2

数学

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李付晓副主任和王阳老师,对姚婉老师的《亿以内数的读法》和杨娜老师的《小数乘整数》进行点评。两节课教学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借助真实情境与多媒体,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基础知识点落实到位。强调教学中要显性化数学思维,同时鼓励算法多元化,通过“你还有其他方法吗”等提问,拓宽学生思维边界,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学就是悟学,教学设计要抓住重难点,启发学生的思考,激起探索的兴趣,总结自己的收获,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英语

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郝苗老师视听指导我校小学部的英语课堂教学,分别听了魏玉欣老师和贾赛闱老师的课,她指出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语言感知启蒙的关键期,结合教学实践与学科发展要求,在此提出几点希望:1. 锚定“兴趣为先”,让课堂更有“吸引力”;2. 聚焦“能力落地”,让教学更有“实效感”; 3. 渗透“文化意识”,让语言更有“温度感”。

4

音乐

教研室音乐教研员陈晓燕老师,对四年级张涵老师执教的《杨柳青》和六年级封鑫老师的《波斯市场》进行点评。指导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积累,多读书,做有心人,立足自己的课堂。音乐名师工作室要以这次视导工作的教研成果为导向,带领大家做实做细自己的每节课,让学生受益,让老师提升,向名师看齐,以教材为底线,追求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5

科学

教研室科学教研员靳云霞老师,对四年级高言老师的《我们关心天气》和三年级黑国英老师的《听听声音》进行点评。她强调了立足科学课堂,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课堂抓起,真正做到立足小学科学课堂,依托实验与观察展开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需进一步规范实验流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全面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

本次视导工作,教研室专家组深入课堂,精准掌握教学实况,既肯定我校在任务驱动设计、新课标落地中的积极探索,又针对各学科教学细节给出优化建议,为我校新学期教学工作助力赋能。相信老师们也会抓住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实践、反思、再出发的教学之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文字:张黎丽

来源: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