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探寻历史人物的精神丰碑——读任美霖《历史人物赋》有感

钱安 原创

2025-09-05 00:14

昨日,我有幸收到四川巴中任美霖老师在微信上发来的他发表于《巴中日报》的一篇专业且有深度的文章。这篇文章以赋的形式,生动且深刻地描绘了多位历史人物,从三国蜀汉将领到辛亥革命先驱,从武周章怀太子到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任老师用他那如椽巨笔,穿越时空的长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与这些历史人物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一、赋体魅力:古韵新风中的历史回响

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兼具诗歌的韵律美与散文的铺陈美。任美霖老师在《历史人物赋》中,巧妙地运用赋体,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以及时代背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语言上,老师严格遵循词林正韵,使得文章音韵和谐,节奏优美。如在《句扶赋》中,“观夫流形大化,鼎峙成三。龙蛇起陆,烽火连函。蜀道嶙峋,锁风云于剑壁;岷江浩渺,沉霸业于星潭”,短短数语,便勾勒出了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给人以雄浑壮阔之感。同时,赋体的铺陈手法也被老师运用得炉火纯青,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从人物的身世、志向到其功绩、品格,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以《李贤赋》为例,对李贤太子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从他年少时的岐嶷仁周,到监国抚军时的宵衣问政、虎帐运筹,再到后来遭遇的宫廷变故、悲惨结局,层层递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权谋斗争的武周时期,深刻感受到了李贤太子命运的跌宕起伏。

这种古韵新风的结合,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赋体文学的独特魅力,更让历史人物在古老的文字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能够透过历史的迷雾,触摸到那些鲜活的灵魂。

二、历史人物:时代洪流中的精神坐标

(一)忠义之将——句扶与宗泽

句扶,这位三国蜀汉将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其忠贞的品格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蜀汉政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秉忠贞而立世,承浩气以扬帆”,在战场上铁甲凝霜,旌旗卷焰,扼南陲而固藩篱,镇北鄙以擎天戟。面对魏、吴的威胁,他毫不畏惧,如中流砥柱般坚守着蜀汉的疆土。即使在蜀汉后期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他依然处变愈安,临危弥笃,扶倾厦于既崩,挽颓波于将覆。

宗泽,北宋巴州通判,在国家危难之际,慨然投袂,独抱孤忠。当时,金瓯半缺,铁骑长驱,他肩负起了扶危济困的重任,坐镇巴蜀,整军经武,固垒修垣。在治理巴州时,他法悬秋月,教化春众,缮城隍以镇坤维,劝耕织而苏疲壅,深受百姓爱戴。他心怀天下,志在匡复中原,虽烈士暮年,总逢时蹇,但他的贯宇精诚和凌霄正气,如川岳般永恒,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句扶和宗泽,他们都是忠义的化身,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忠诚、勇敢和担当。他们是历史的英雄,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

(二)命运坎坷的皇族——李贤

李贤,武周章怀太子,他本有着光辉的前程,承载着延续大唐盛世的期望。年少时的他岐嶷仁周,承太宗之遗泽,振大韶于玉楼。监国抚军时,他宵衣问政,虎帐运筹,集璧水之英髦,弘文焕采;振云门之雅颂,礼乐宣流。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宫廷的权力斗争让他成为了牺牲品,被生祸于椒房,罹金墉于刀武。母心叵测,至亲翻成怨府,他的一生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在短暂的辉煌后便陨落于黑暗之中。

李贤的悲剧命运,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他的遭遇也引发了我们对权力、亲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像李贤这样的人,他们的才华和抱负被无情地扼杀,他们的命运被权力的漩涡所吞噬。但即使如此,李贤身上所展现出的仁周和才华,依然值得我们敬佩和铭记。

(三)文化传承者——张曙、张思训与李钟峨

张曙,晚唐状元,在那个地裂维崩、日倾星殄的时代,他以笔为剑,在文学的战场上奋力拼搏。他笔挟风霆,文光射斗牛之墟,气吞云梦,襟抱涵河岳之典。虽逢板荡,犹勉青锋于寒窗;未惧颓波,誓扶文统于既晚。然而,黄巢祸炽、朱晃枭张的乱世,让他的才华无处施展,身世荣辉飘零如絮。但他的贞鲜附野,青史留痕,《浣溪沙词》数阕犹存,字里带铜驼之泪,成为了晚唐文化的一抹余晖。

张思训,北宋天文学家,他少侦璇象,辨辰纬于微茫;壮索玄机,究阴阳于幽赜。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他负笈京师,焚膏继晷,运斧操斤,最终铸璇枢,永光炎宋。他的浑仪之制,吐纳坤乾,玉虬衔月,隐现云渊,不仅是科技史上的伟大成就,更是人类对自然探索精神的象征。他斥虚妄,立圭臬于浑仪;重真知,辟蓁芜于旧粕,为后世的科学研究树立了榜样。

李钟峨,清朝康熙进士,他少怀霜操,长抱冰情,穷探经史,墨淬沧瀛。在科举的道路上,他脱颖而出,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经纶手段,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在为官期间,他持孤镜,立危纲,力砭时弊,痛刺膏肓;抚绥帝命时,他劝穑兴文,除蠹爱民,深受百姓赞誉。退食之余,他还考据典坟,钩深索隐,著书立说,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曙、张思训和李钟峨,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着文化的火种。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价值,也让我们明白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传承是永不止息的。

(四)革命先驱——董修武

董修武,辛亥革命先驱,在清廷朽蠹、禹甸沉沦的时代,他目击时艰,心忧社稷。负笈东瀛,他求匡时之上策;结交志士,他启觉醒之新春。在同盟会里,他誓词激越,如金石铿锵;《民报》篇中,他椽笔纵横,挟银涛澎湃。首义武昌后,他星夜旋归,总戎桑域,废苛捐以苏民瘼,布新政而稳家邦,整师旅而伐逆凶,固金瓯以御外敌。面对袁氏僭尊,他孤忠贯日,拍案横眉,仗义执言,笔诛枭獍。即使身临狴犴,他依然丹忱映日而愈明,浩气凌霄而不更。

董修武的一生,是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他是时代的先锋,是革命的勇士,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五)教育先驱——晏阳初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目睹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和人民的苦难,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平民教育事业。他弃轩冕似浮云,负薪传于绝际,跨沧溟以取真知,越烽燧而开新界。他躬耕垄亩,布道柴荆,在定县为营,筑精神之壁垒;田畴作砚,书觉醒之峥嵘。他创“四教联和”,启智医愚,培元固命;行“三方并进”,连乡结社,授艺传经,让亿兆之氓受益。

晏阳初不仅在中国开展平民教育,还将他的理念和方法传播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他的东方智慧,成吕宋之膏腴;轴辖良方,泽黑非之荒服。他的怀如天地,德若晴曦,纳百川,成浩瀚;舍小我,奉烝黎。他以一介寒门之身,竟铸文明之鹄,成为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晏阳初的教育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他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现实意义: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一)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

任美霖老师笔下的这些历史人物,他们所展现出的忠诚、勇敢、担当、智慧、仁爱等精神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传承和弘扬这些民族精神,能够让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比如,句扶和宗泽的忠义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晏阳初的教育精神,能够让我们重视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努力为每一个人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智慧的人才。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也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李贤的悲剧让我们明白,权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亲情和人性的温暖才是最重要的。张曙、张思训和李钟峨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追求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懂得了知识和文化的价值,以及在困难面前不放弃的精神。

董修武的革命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为了理想和正义而奋斗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正义、公平和进步,不被物质利益所迷惑,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

任美霖老师的《历史人物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诠释和弘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我们可以借鉴晏阳初的经验,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任美霖老师的《历史人物赋》,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章。它让我们在欣赏赋体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历史人物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以这些历史人物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像任美霖老师这样的作家,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