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防蚊行动,警惕基孔肯雅热进校园!
新学期伊始,同学们纷纷返回学校,校园再次充满活力。由于孩子们活泼好动、户外活动时间长,若校园内存在积水容器,或近期有从境内外疫区归来的被感染的学生,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比如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会随之上升。 如何守住校园健康防线?这份“开学季防蚊指南”,请老师、家长、学生共同查收!
全面清洁 清除积水
为了不让蚊子在校园里“安家”,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消杀队伍对地下室、灌木丛、杂物间等蚊虫密集区域进行精准消杀。同时在走廊、绿化区等公共区域布放灭蚊灯,多管齐下降低蚊虫密度。
全校大扫除也非常重要,可以组织教职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清理卫生间、排水沟、绿化带、楼梯间和垃圾堆放点等区域,彻底清除废弃瓶罐、落叶和积水容器。各类室内外积水点(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接水盘、空调冷凝水接桶等)需每日清理,保持干燥。
消杀安全提醒:学校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杀虫剂,妥善存放在学生无法接触的地方。消杀作业时提前告知师生避让,作业后通风半小时方可进入室内。
建立机制 长效管理
建议实行“每日巡查、每周清理”制度,每日检查积水情况,每周至少一次全面清理积水,包括每3-5天更换水培植物容器内的水并清洗根部和内壁,疏通屋顶反梁、排水槽。暂时清不掉的积水,可以投放灭幼蚊剂。
学校应重点关注师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必须及时报告校医及疾控部门,配合开展流调,协助患者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服药延误)。
对暑期曾前往疫情地区的学生,校医应建立健康档案,家长每日上报体温和症状,连续监测7天。
健康宣教 提升意识
通过公共课、讲座、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师生科普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与防控知识,组织开展“清积水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养成讲卫生、防蚊虫孳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学生们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防蚊不仅是学校的事,同学们也要参与:清晨和傍晚尽量少在树荫、草丛逗留,这是蚊子最活跃的时候;外出时,在裸露的手臂、腿部涂抹正规防蚊花露水或驱避剂(选择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产品,儿童使用需遵说明书),每隔4-6小时补涂一次,尤其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长时间户外活动时,务必做好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