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半年报爆雷!营收净利双降、券商悲观下调

九州商业观察 原创

2025-09-04 08:59

8月30日,泸州老窖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犹如一枚投入白酒行业的重磅炸弹,不仅打破了其自2014年以来半年报净利润持续增长的态势,更标志着这家老牌酒企迎来了近十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的拐点,且拐点方向直指下行通道。

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泸州老窖上半年营收164.54亿元,同比下滑2.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3亿元,同比下滑4.54%;扣非后净利润76.50亿元,同比下滑4.3%。更值得警惕的是,截至6月末,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仅为60.6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6.27%,现金流的收缩直接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力的减弱。若将时间维度聚焦到季度,二季度成为业绩滑坡的“重灾区”——营收71.02亿元,同比下滑7.97%;净利润30.70亿元,同比下滑11.1%,这也是近十年来泸州老窖二季度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即便公司在二季度采取了市场停货措施以调控供需,仍未能扭转业绩颓势,反而让人不禁猜测,若未停货,业绩数据或许会更加难看。

业绩报告发布后,12家券商的点评看似用词专业,诸如“顺势而为”“蓄势攻坚”“降速减负”等表述层出不穷,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多数点评避重就轻,对泸州老窖的未来发展态度模糊。唯有申万宏源证券直接亮出悲观观点,明确指出外部需求环境持续承压,并下调了泸州老窖未来三年净利润预期。其中,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从之前的135.3亿元降至117.9亿元,结合2024年134.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计算,2025年同比降幅或将达到11.13%。这一调整意味着,在券商眼中,泸州老窖下半年的业绩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短期内业绩回暖的希望渺茫。

面对业绩下滑,泸州老窖将原因更多归咎于行业环境,在半年报中提及“酒类产业进入消费结构转型和分化期、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国内消费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白酒行业‘存量竞争’加剧,整体‘量减质升’”。不可否认,行业大环境确实对企业发展存在影响,但从泸州老窖自身的产品结构与经营策略来看,其内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从产品结构数据来看,泸州老窖上半年全线业务陷入下滑泥潭。中高档酒类(150元以上产品)实现营收150.48亿元,同比下滑1.09%;其他酒类营收13.5亿元,同比下滑16.96%;其他收入0.57亿元,同比下滑14.68%。更值得关注的是销量与价格的反向变动——中高档酒类销售量同比增加13.33%,达到2.41万吨,但吨酒价却同比下降12.72%,降至62.39万元/吨;其他酒类销售量同比下跌6.89%,为2.48万吨,吨酒价也同比下降10.82%,仅为5.44万元/吨。这一数据清晰表明,泸州老窖是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才勉强维持了中高档酒类的营收规模,而这种策略不仅会损害品牌溢价能力,还可能引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质疑,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金公司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产品端的问题,指出二季度泸州老窖中档酒表现优于国窖系列,直接拉低了整体产品均价;同时,头曲系列因去库存压力出现下滑,黑盖二曲及其他低端产品更是下滑幅度显著。这意味着,泸州老窖在高端市场未能稳固优势,中低端市场又面临激烈竞争与库存压力,产品矩阵的抗风险能力亟待提升。

从销售费用的变化中,也能窥见泸州老窖在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处境。对比2024年半年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泸州老窖的广告宣传费呈现明显收缩态势,其中线上广告、线下广告、电视广告支出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线下广告与电视广告的降幅尤为突出,仅品牌创意、展览、活动策划等“其他”广告费用下降幅度较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促销费用同比增长11.2%,同时仓储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也在持续增加。不难看出,泸州老窖正试图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来刺激销售,但这种“以费用换销量”的模式不仅会挤压利润空间,还可能让市场形成“依赖促销”的消费习惯,一旦促销力度减弱,销量恐将再次下滑。

在白酒行业竞争格局中,泸州老窖的表现更是相形见绌。近年来,汾酒等竞争对手持续发力,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逐渐巩固行业前三的地位。而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在2022年提出的“冲击行业前三”目标,如今看来不仅未能实现,与头部企业的差距反而有扩大之势。在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进一步挤压了泸州老窖的生存空间。

为了扭转颓势,泸州老窖也提出了应对策略,将目光投向低度化与下沉市场,声称要顺应低度化、健康化、利口化、多元化的产品需求,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全新品饮方式,例如研发28度国窖1573并适时投入市场;同时,将资源向中高端大众主流产品倾斜,布局光瓶酒赛道,拟推出全新泸州老窖二曲产品,巩固大众市场定位。然而,这些策略从提出到落地却步履维艰,截至2025年9月,距离6月份宣布28度国窖1573研制成功已过去三个月,该产品仍未正式上市。反观同期宣布布局低度酒市场的五粮液,其39度“一见倾心”系列早已推向市场,抢占了先发优势。泸州老窖的迟缓不禁引发市场质疑:是产品筹备环节出现问题,还是担心28度国窖1573会冲击现有38度国窖1573的市场份额,导致内部决策犹豫不前?

下沉市场与光瓶酒赛道的布局同样面临挑战。当前,光瓶酒市场竞争激烈,江小白、汾酒等品牌已在此领域深耕多年,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与渠道优势。泸州老窖此时入局,若不能推出差异化的产品与营销策略,很难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而其拟推出的全新二曲产品,能否契合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打破现有市场格局,目前来看仍是未知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