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三件事” 巧解民生“千千结”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夏四平 刘彦杰
“以前像我这样腿脚不便的,办个低保少不了来回奔波;现在只需一个电话,网格员就带着表格上门,一边讲解一边帮我填写,不出门就办妥了!”近日,家住二七区京广路街道惠城社区盛世之都小区的残障人士徐亚利,谈起社区的服务,脸上洋溢着暖心的笑容。
办事跑断腿、邻里吵红脸、小区环境乱……这些曾是很多居民共同的烦恼。如今,惠城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创新推出以“代办事、家务事、集体事”为核心的“三件事”工作机制,通过精准发力与暖心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幸福家园”。
在“代办事”方面,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门难、办事慢的实际困难,惠城社区推出了“代办服务”。居民只需一个电话或一条微信,网格长和党员志愿者便会立即响应、上门办理,协助收集材料、填写表格、代办业务,让“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成为暖心常态。作为社区的重点关怀对象,徐亚利已不止一次体验到这样的服务:从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到今年的低保审核,网格员都主动上门,为她解了燃眉之急。此外,社区还建立了“贴心回访”机制,每月主动联系居民,确认补贴到账情况,将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
在“家务事”方面,惠城社区组织起一支“红色调解队”,队伍融入了法律顾问、民调员和社区志愿者,提供调解、疏导、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此前,天地惠城小区两户居民因漏水问题发生纠纷,争执不下。社区调解员多次上门查看、联系维修人员,并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让邻里亲情重回楼道。
在“集体事”方面,针对停车难、环境乱、设施旧等社区“老大难”问题,惠城社区推行“居民议事会”制度,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决”,鼓励居民一起议、合力办。社区党委积极联动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改造,陆续完成了硬化破损路面、加装充电桩、组织清洁行动等一系列实事,让家园面貌焕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