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域经济运行分析:登封篇

明斋观察 原创

2025-09-02 23:18

一、登封市概况

登封市,郑州市辖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处于郑州都市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中的重要节点城市。登封市现辖4个街道、8个镇、3个乡,总面积1217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登封市常住人口为72.68万人,城镇化率为63.02%。

登封市区位优势独特,郑少洛高速、永登高速、焦桐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国道207、省道316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是连接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登封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所在地,拥有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等众多名胜古迹。登封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嵩山是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境内山水秀丽,生态环境优美。登封市工业基础雄厚,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同时,登封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从GDP总量来看,2024年登封市GDP总量493亿元,2023年登封市GDP总量490亿元,占郑州市GDP总量的3.39%,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GDP总量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的排名一直处于靠前位置,2023年排名第13位。

从GDP增速来看,2024年登封市GDP增速为5.2%,低于郑州市GDP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GDP增速0.1个百分点;2023年登封市GDP增速为5.4%,低于郑州市GDP增速2.0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GDP增速1.3个百分点,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19位,处于上游水平。

从人均GDP来看,2023年登封市人均GDP为67028,相当于郑州市人均GDP的63.6%,相当于河南省人均GDP的111.6%,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2023年在全省县(市)中排名第21,在全省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

人均GDP增速来看,2023年人均GDP增速为5.7%,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30,在全省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

三、分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登封市目前已形成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为主导,多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文化旅游产业,登封市文旅产业已形成“历史遗迹+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集聚了产业链及关联项目众多。拥有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等世界闻名的文旅项目,涵盖宗教文化、国学教育、武术体验等多种业态。二是装备制造产业,登封市聚集了登电科诚、新登中瓷等多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众多配套企业,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部分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三是新材料产业,登封市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以磴槽集团等企业为代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四是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登封市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等产业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涵盖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特色农业方面,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特色林果、生态养殖等为主的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产业结构分析

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登封市一产业占比从2008年的2.86%曲折上升至2024年的6.60%,二产占比从2008年的73.20%曲折下降至2024年的40.60%,三产占比从2008年的23.94%曲折增加到2024年的52.80%。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登封市的支柱产业由第二产业逐年向第三产业转移,呈“三、二、一”梯次。

(三)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工业发展情况来看,2024年登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4%,低于郑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2023年登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8%,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3,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13位,低于郑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0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服务业增加值来看,2024年登封市服务业增加值为261亿元,占郑州市的比重为2.94%,2023年登封市服务业增加值为240亿元,占郑州市的比重为2.97%,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3,在全省县(市)中处于领先水平。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24年登封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4.2%,2023年登封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3.6%,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4,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59位。

(五)重点企业分析

四、财政收支分析

从财政收入来看,2024年登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0亿元,占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69%,2023年登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07亿元,占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66%,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3从财政支出来看,2024年登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4亿元,占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27%,2023年登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16亿元,占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23%,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46

从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2024年人均预算收入为4279,相当于郑州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8.48%,相当于河南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5.18%,2023年人均预算收入为4263,相当于郑州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7.57%,相当于河南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2.61%,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27位从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看,2024年人均预算支出为6857,相当于郑州市人均预算支出58.82%,相当于河南省人均预算支出的58.55%,2023年人均预算支出为6746,相当于郑州市人均预算支出57.75%,相当于河南省人均预算支出的59.91%,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66

从财政自给率看,2024年登封市财政自给率为62.40%,2023年登封市财政自给率为63.19%,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5,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12位。

五、金融业发展分析

从金融机构年末存款情况来看,2024年登封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8亿元,占郑州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79%;2023年登封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0亿元,占郑州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74%,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中第22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情况来看,2024年登封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4亿元,占郑州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0.9%;2023年登封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2亿元,占郑州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0.9%,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8

从存贷比来看,2024年登封市存贷比为62.0%,2023年登封市存贷比为64.5%,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6,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32

从人均存款余额来看,2024年登封市人均存款余额80837,相当于郑州市人均存款余额的32.18%,相当于河南省人均存款余额72.52%,2023年登封市人均存款余额72715,相当于郑州市人均存款余额的31.05%,相当于河南省人均存款余额71.22%,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2从人均贷款余额来看,2024年登封市人均贷款余额为50121,相当于郑州市人均贷款余额的16.44%,相当于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55.16%;2023年登封市人均贷款余额为46911元,相当于郑州市人均贷款余额的16.56%,相当于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55.38%,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第24

六、居民收入分析

从居民收入看,2024年登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687,相当于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42%,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9.94%;2023年登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065,相当于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52%,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0.46%,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8从居民收入增速看,2024年登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9%。2023年登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6%。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4年登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902,相当于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98%,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70%;2023年登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213,相当于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51%,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95%,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第12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383,相当于郑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75%,相当于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8.38%;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5,相当于郑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59%,相当于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9.68%,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第11位

从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来看,2024年登封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5:1,2023年登封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25,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

七、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2024年登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高于郑州市3.6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1.9个百分点;2023年登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高于郑州市4.5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4.6个百分点。

八、社会消费分析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24年登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7亿元,2023年登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0.1亿元,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第23位,占当年登封市GDP的比重为34.7%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2024年登封市的人均社消零为24999,2023年登封市的人均社消零为23336,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第31位。

九、人口规模分析

从人口情况看2024年登封市常住人口72.68万人,2023年登封市常住人口72.87万人,在郑州市辖6个县(市)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第36位。2020年,登封市户籍人口为73.45万人,常住人口72.93万人,人口流出0.52万人,人口流失率为0.71%。2020年以后的户籍人口数据不再公开导致部分缺失。

从城镇化率看,登封市2024年城镇化率为63.02%,登封市2023年城镇化率为61.96%,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

十、公共服务分析

从义务教育情况来看,2023年登封市共有中小学115所,在校学生数合计150002人,专任教师数8481人从医疗卫生情况来看,2023年每千人床位数为7.55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8.00人

十一、县域发展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业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登封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中岳庙、少林寺、嵩阳书院等8处古建筑,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位居全国县(市)单项之首。同时登封地处中岳嵩山脚下,拥有中岳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二是文旅业态多元。大型实景演出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中岳嵩山的自然景观为天然舞台,以少林、禅武文化内涵为底蕴,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还有“梦回武周・曌福华夏”实景演艺等,让游客亲临大唐盛世、梦回武周文化。同时依托功夫文化、嵩山文化、天文文化、地质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具有嵩山风格、国家标准、国际视野的研学旅行精品工程,着力把嵩山景区建设成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三是产业规模较大。2023年全年旅游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25亿元。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四是发展目标明确。2024年登封市将全力打好“文旅文创融合”战役,加快推进天中湖康养文旅示范区等总投资169亿元的14个文旅项目,精心策划一批精品民宿、美食街区等文旅消费项目。登封市将站位全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建设,聚焦“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打造世界知名的文旅IP。

十二、综述

综上所述,登封市各经济指标的总量和人均指标在全省各个县(市)排名中处于上游水平,部分增速指标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GDP总量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人均GDP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支柱产业由第二产业逐年向第三产业转移,呈“三、二、一”梯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人均财政支出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中游水平,财政自给率处于上游水平;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在全省各县(市)中均处于上游水平,存贷比较高,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活跃度较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各县(市)中上游水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社消零和人均社消零在全省各县(市)中均处于中上游水平;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弱,属于人口净流出城市,城镇化率处于上游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旅游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进一步整合登封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登封市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之间的交通连接,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鼓励旅游企业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项目,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文旅产品。加强文旅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开发乡村旅游线路,促进文旅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结合,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如武术比赛、登山比赛等。二是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设立专项产业升级基金,支持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基地,攻克关键技术难题。针对现代服务业出台扶持政策,吸引企业入驻,鼓励传统服务业利用新技术转型并给予奖励。三是优化财政金融支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投入关键领域,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本地企业信贷支持,建立考核机制并给予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适合本地中小企业和文旅产业的产品。

(备注:因2025年《河南统计年鉴》和《郑州市统计年鉴》等尚未发布,本文2024年相关数据来源为各地统计公报,故暂未对2024年数据进行排名,采用2023年数据排名情况撰写。)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