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山河无恙 致敬抗战老英雄——河南关爱抗战老兵豫北团队综合报道

图说安阳 原创

2025-09-02 20:21

八十年风雨兼程,山河已无恙;八十年铭记历史,致敬浴血荣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之际, 近段时间以来,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团队的小伙伴儿们驱车上千公里,奔赴濮阳、安阳、鹤壁,走访慰问这些地市境内健在的抗战老兵,志愿者们心怀赤诚向爱而行,传递着对民族英雄最诚挚的敬意。

7月中旬以来,豫北关爱抗战老兵联盟发起人谷慧霞(网名:谷雨飞歌)偕同濮安鹤三地志愿者杨美峰、别玉庆、李沛宸、管泽奇、尹喜良、董亚美、李洁、岳春英、毕兴世、刘卫东、放牧黄河滩(王守玉的网名)等带着广东爱心人士李建华、濮阳爱心人士杨美峰、别玉庆与天津爱心人士李沛宸为老兵们敬赠的每人500元礼金、礼品,先后看望慰问清丰县大流乡抗战老兵、102岁的夏文艺,固城乡吕家村抗战老兵吕远(已故)的老伴、98岁的郭梅香,濮阳市中原油田家属院抗战老兵、铁人王进喜入党介绍人满应科(已故)的老伴、90岁的李慧中,台前县打渔陈乡抗战老兵、卧病在床的95岁党纪坤,南乐县谷金楼乡抗战老兵、96岁的宋运和,家住山东边界千口乡抗战老兵、得热射病在医院抢救治疗的99岁邵同喜,住在太行深山沟里的新乡卫辉市狮豹头乡抗战老兵、98岁的王仲勋和安阳林州市临淇镇抗战老兵、97岁的吕楼锁,让他们感受到志愿者深切的关爱和真情,感受收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并向这些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军人老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毕兴世 摄)

7月14日上午,濮阳市中原油田家属院抗战老兵、铁人王进喜入党介绍人满应科(已故)家里,满局长的老伴、90岁的李慧中一看见豫北团队负责人谷慧霞就像亲闺女一样,抱起来就“亲”个不够:“阿姨好想你……”随谷团长同行的志愿者王玉芹看了此情此景高兴得不得了。

与李慧中老人所在的小区仅隔两条路的爱心人士、企业家、“油二代”、共产党员别玉庆是这里的常客。“有了事儿不找警察找别总”成了李阿姨挂在嘴边的话。

暑期在家学习、跟随家长来看望李奶奶的别旻轩、李茗颢两个小盆友在聆听李奶奶讲述满应科爷爷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石油大会战期间,着力培养并亲自介绍铁人王进喜光荣入党的真实故事,鼓励两个孩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在清丰县大流乡北岳庄村,常住四闺女家的抗战老兵、102岁的夏文艺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礼品礼金后无比开心,对谷慧霞说,“你们这些志愿者逢年过节都来看我,真是太感谢了!”

来自天津的爱心人士、安阳林州籍企业家李沛宸带着妻儿看望抗战老兵夏文艺,可谓是“家庭总动员”了。

当地爱心人士、濮阳市光明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美峰王玉芹夫妇多年来做社会公益活动,就像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一样,夫唱妇随、形影不离。每次看望抗战老兵,礼金都是每人一把手(500元)。作为公益活动拍摄记录者,杨总经常与本人说道,关爱抗战老兵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在清丰城北中心敬老院,豫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别玉庆带着侄女别旻轩来这里,看望固城乡吕家村抗战老兵吕远(已故)的老伴、98岁的郭梅香郭奶奶。由于战争带来的肢体创伤,郭梅香与老伴一生未能生育。

八年前冬季的一天,在濮阳市清丰县志愿者解金刚的带领下,我在固城乡吕家村第一次见到抗战老兵遗孀郭梅香老太太的情景:脏兮兮的黑手原来是她用手拿煤球往炉膛投放之故,因为她双目失明。图为放了寒假的解医秀、解文秀姐妹俩看望郭奶奶。

当时解金刚(右二)作为河南关爱抗战老兵豫北团队负责人之一,他家又是清丰的人缘好人脉广,经过多方协调,让郭奶奶搬进了马庄桥敬老院生活。两年以后,在豫北团队的努力下,郭奶奶又来到了软硬件设施更完备、服务医疗更优越的清丰城北中心敬老院。

抗战老兵遗孀郭奶奶说:“这里冬暖夏凉,有专业人员陪护,也会看病拿药。你们接我住在这里,我算是掉进福窝里了。”

7月14日下午,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团队创始人谷雨飞歌偕同濮阳志愿者尹喜良、安阳志愿者王霞、台前志愿者岳春英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台前县新区人民医院),看望慰问卧病在床的打渔陈乡抗战老兵、95岁的党纪坤老人。

1930年生的党纪坤,年少时家贫父母无力抚养,当时日本鬼子侵犯中国烧杀抢掠、民不聊生。1942年,身材高大12岁的党老眼看鬼子杀人放火、胡作非为,十分愤怒,就偷偷参加了冀鲁豫军区八一团一连。因为年龄小,就在连部当通信员,他聪明机灵,多次探敌情送情报顺利完成了首长交给的任务,得到了部队领导的称赞。

1944年,14岁的党纪坤听从部队首长安排,到冀鲁豫军区所属的一个被服厂当厂长。他带领大家辛勤工作,保证了部队一年四季被服所需。新中国成立后党纪坤退伍回乡,从此深藏功名、成了一位耕地种粮的普通农民,只有那一枚枚闪亮的军功章在默默诉说着这位抗日英雄曾经的抗战功勋。

7月15日,豫北天气十分炎热,简直是“上蒸下煮”。因患热射病被120救护车拖进ICP病房抢救的南乐县千口乡抗战老兵99岁邵同喜,牵挂着谷大姐的砰砰直跳的心。在南乐县政协副主席、民革南乐县小组长董亚美(右)的协助下,与好闺蜜、志愿者李洁火速赶往医院,看着老人转危为安,她们才松了口气。

与邵同喜老人话别,她们三人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谷金楼乡宋村,看望抗战老兵、96岁的宋运和。

7月16日,豫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队创始人谷雨飞歌偕同滑县志愿者放牧黄河滩(王守玉)、鹤壁志愿者蜡烛(刘卫东)驱车沿着濮(阳)卫(辉)高速来到了新乡卫辉市狮豹头乡雪白庄村,看望慰问卧病在床的抗战老兵、98岁的王仲勋老人。

7月26日傍晚,河南关爱抗战老兵豫北团队安阳志愿者、一个普通的新闻摄影师毕兴世身背20公斤的拍摄器材、骑行70多公里,来到红旗渠故乡林州采访拍摄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演出开始前与一个退伍军人朋友聊天中得知,林州南部的临淇镇有个90多岁的抗战老八路。闻知此消息,我们于次日一早就出发“南下”了……

我林州的朋友郭勇峰出身中医世家,是林州郭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其曾祖父、祖父在修建红旗渠施工工地为无数工友接骨疗伤被称为“神枪手”而声誉大振。图为7月27日上午,在97岁的抗战老兵吕楼锁家里,退伍军人、中华源字号、省级非遗、骨伤科主治医师郭勇峰(右)和临床执业医师张林方正在给老人做健康检查。通过额镜检查,发现老兵左耳鼓膜破裂。

两位大夫通过肢体功能检查,发现抗战老兵的膝关节外形,形似青壮年关节外形。老人的儿子说,前段时间给他查了骨密度测定,报告显示骨密度正常。

吕楼锁1929年2月9日(民国十八年正月初八)出生。1944年6月,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八路军路过临淇,15岁的吕楼锁热血沸腾、踊跃参加,从此成为一名革命军人,次年加入共产党。

1945年春,在辉县常村一次执行夜袭任务时,他带领全班战士消灭日寇23人,活捉一名日本少佐军官,荣获集体一等功。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开封、洛阳,攻打偃师、临汝等大小战斗60余次,荣获二等功4次,三等功10次。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吕楼锁因病返乡务农,担任村干部多年,是林州市目前唯一健在的退伍返乡务农的抗战老兵。图为8月31日,豫北团队志愿者毕兴世正在给老人发放并展示龙越基金会专为抗战老兵量身定制的“大礼包”。

当天上午,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团队携手中国雷锋报安阳工作站志愿者开展“致敬抗战英雄吕楼锁”活动,给老人带来了土鸡蛋、两只现货的柴鸡等慰问品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礼包。图为志愿者与97岁的抗战老兵吕楼锁及其两个儿子(两边)幸福留影。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