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2025半年报:基本盘稳健,经营韧性十足
文:向善财经
这个中报季,乳企的财报很有看头。
8月29日晚间,光明乳业(股票代码:600597)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光明乳业营收124.72 亿元,净利润2.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17亿元。
读完这份中报不难得出一个判断:核心经营指标稳中向好,全链创新正在构筑头部乳企的经营韧性。
数据上看,老牌乳企在风浪之中依然稳扎稳打。由此可见,光明乳业“领鲜”战略升级“瓜熟蒂落”。
乳业的未来要“光明”,还是要从奶源“破局”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能够牢牢把握第一性原理。
马斯克看准了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性原理,于是造出了特斯拉;
泡泡玛特王宁把握住了情绪价值的第一性原理,于是把潮玩卖爆了;
雷军抓住了性价比的第一性原理,于是小米的两款汽车都火了。
乳业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是奶源。
今天的乳制品品牌增长,靠的是品质,靠的是用新鲜的产品力,打透消费者心智。
由此,奶源是乳企核心竞争力的“压舱石”。
于光明乳业而言,这个压舱石很稳。
上半年,光明乳业“品质筑基+创新驱动”双轮驱动发力。
在产业端,光明乳业作为“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的先行者,通过精益化管理与技术创新,实现原料奶品质、成本管控与育种技术的同步提升,为产品品质筑牢“第一道防线”。
举个例子,上半年,光明乳业核心种源技术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成功培育出综合育种值(GTPI)3000以上种公牛48头,其中种公牛“冠军侯”的GTPI高达3389,成功跻身全球种公牛排行榜第92名,成为中国首头进入国际百强的本土种公牛。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自此,从源头保障原料奶的高品质与可持续供应成为现实,在量产奶源方面,中国乳业自主可控发展有了关键基础。
在我看来,光明乳业在核心种源技术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意义不亚于工业领域的技术突破。
乳业行业的核心种源技术突破,好比汽车行业学会自主制造高性能发动机、变速箱,未来高品质量产不必再受制于人。自此,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喝上品质新鲜奶这件事儿,有了更加充分的源头保障。
实际上,“从牧场到餐桌”靠不只是一个愿景,而是一系列实打实的全产业链投入。
做好品质这件事儿,不只在于奶源,也在于从生产到物流再到管控全链路效率升级。
看透了这一点,光明乳业做了几件事儿:
一个是用数智化提升供应链赋能效率。
在生产端,强化产销协同,基于市场需求预测优化产能布局,重点提升华东、华南等核心市场产能利用率,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物流端,持续推进线路优化与仓储升级,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配送路线,巩固“领鲜”优势;管控端,完善全流程数字监控体系,实现生产、仓储、配送环节的实时溯源。
品质这件事儿,其实在流通环节拆解开就是个效率问题。
你的动销反应更快,产销协同做得更好,冷链的效率更高,那上架的乳制品就会更新鲜。
某种程度上而言,光明乳业跟美团做的是一样的“时间保鲜”的生意。
这样的生意,不仅考验产业链效率,也考验数智化水平和能力。
据悉,目前光明乳业已经搭建起物流智能管控平台,实现生产、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高效协同与精准调度,全面提升效能。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数智化转型继续深入。
一方面,在销售、财务、生产运营等领域落地数字化,把数智能力深度融入经营;另一方面,构建了销售、产品、利润等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型,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深入供应链,全链路数字化提效,构筑起光明乳业上半年的经营韧性,并由此,成为乳业数智化的标杆与样板。
因此,2025年4月,光明乳业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光明经验”。
供应链协同提效,筑牢品质防线,光明乳业引领行业深入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
产品、品牌双向发力,光明乳业开启增长新范式
如果说奶源突破、数字化提效,解决的是乳业行业的底层增长逻辑问题,那么扎根消费市场,以产品创新激发增长,就是个“方法论”的问题。
从行业增长的视角来看,光明乳业的这套方法论,同样值得深究。
今天乳业市场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当酸奶包装开始印上GI值,各种无蔗糖酸奶摆上货架时,“健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乳制品消费趋势就更加明显。
消费领域新趋势,总是能带来结构性的新增量。
马化腾说,看不懂年轻人。没错,今天的年轻人给整个消费市场带来太多变数。
你看,星巴克直到卖身也没想明白,年轻人怎么喝出了一个瑞幸,喝出了喜茶、霸王茶姬;
苏宁、国美也想不出为什么出一个李佳琦,也能出一个董宇辉。
这就是年轻人的消费爆发力。
所以,到今天,经营了百年的行业都在年轻化,就连汽车行业百年品牌的奔驰、宝马都在年轻化。
乳业同样如此。
今天,当年轻人开始成为新的消费主力,乳业品牌怎么转向年轻化、高端化,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上半年,光明乳业品牌破圈拓宽影响力,推动品牌向年轻化、高端化升级,为百年乳企注入新动能。
光明乳业的方法论是:“以产品创新满足细分需求,以品牌破圈拓宽影响力,推动品牌向年轻化、高端化升级”。
一个消费市场越是成熟,细分市场里就可能有新的机会。
上半年,光明乳业持续加码科研投入,不断推出系列创新产品,覆盖液态奶、发酵乳、冷饮、奶粉四大核心品类。
液态奶与发酵乳领域,光明乳业推出光明新鲜牧场A2INF牛乳、纳滤高蛋白如实、芦荟多多风味发酵乳,同时针对特定人群推出光明优加益固、舒睡系列。
至此,“基础营养+功能细分”的产品布局更完善了。
在冷饮业务上,光明乳业更聚焦夏日消费场景,凭借独特口感与创意配方打造出“菠萝沙沙”“荔浦芋头奶昔杯”“优倍鲜奶雪糕抹茶味”等多款热销新品,打开市场增长。
消费品聚焦细分市场的本质,其实是聚焦人群需求。消费品生意的增长,往往是挖掘细分人群需求的增长。
这两年火热的茶饮、零食、潮玩等赛道,都是这个内核逻辑。
挖掘增量,一方面是靠细分市场产品增长,另一方面也需要品牌势能带动。
积累品牌势能,关键是打透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心智。
今年2月份开工季,光明乳业与Manner咖啡深度联动,在全国1200多家门店推出“光明致优娟姗拿铁”,精准触达职场人群。用“开工第一杯咖啡”打透年轻白领消费心智。
5月份,光明乳业官宣知名演员吴磊出任光明优倍品牌代言人,继续提升话题度和品牌势能。
6月份,光明优倍以官方合作伙伴、指定乳制品身份亮相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金爵盛典红毯现场打造“更多活性营养守护”主题专区,实现“营养+艺术”跨界融合,拓展品牌文化消费场景。
消费品领域,品牌的势能有多厚,市场竞争的壁垒就有多强。接下来,这些势能有望进一步转化为增长的动能,推动乳企打开行业新增长、
写在最后:
今天的消费市场,是个存量市场,也因此,各行各业太需要增长,太需要新的可能性。
从种源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到数智化转型引领供应链升级,再到产品与品牌双向创新激活增长,光明乳业展现出了一个“存量”行业应有的新增长范式。
这样的增长范式下,不光是乳业,整个消费领域也便有了新的可能性。
这样的可能性还会有怎样的爆发力?我们且行且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