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降,400万元大额罚单压顶,长安银行去风险任重道远
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银行”)收到了400万元的大额罚单。
与此同时,时任长安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的胡某平,以及长安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某莹,因对该行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负有责任,分别被处以8万元的罚款,上述三张罚单的处罚决定日期均为2025年7月25日。
贝多财经梳理近年来的监管部门通报发现,长安银行已多次被监管“点名”,其中不乏以百万为计的大额罚单,上述行政处罚刷新了长安银行近4年来单次处罚金额的纪录,同时也折射出其存在一定的内控治理漏洞。
不仅如此,长安银行的业绩表现、资产质量均面临着下行压力,多重危机交织下,该行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严峻。
一、连收大额罚单,内控问题高悬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银行是重组宝鸡、咸阳、渭南、汉中、榆林五家地方金融机构,引入延长集团、陕西煤业、陕西有色等战略投资者,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陕西第一家省属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长安银行成立于2009年7月29日,注册资本为75.77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资产总额已接近5500亿元,位列“中国银行业100强”第75位,跻身全省金融机构第一梯队。
不过,在长安银行不断加强地区特色化经营属性,推动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与内部风险控制有关的负面问题也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前四个月该行收到的罚单便高达20张,累计罚款超730万元。
这其中,尤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于4月14日连续公布的“八宗罪”最引人关注。这批处罚决定显示,因违反支付结算、反洗钱、货币金银、国库、征信管理规定,长安银行受到警告处分,并被处以420.8万元的罚款。
同时,长安银行会计结算部总经理,科技信息部总经理,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工作人员,以及多名支行行长因对长安银行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中负有责任,被分别处0.7万元至6.3万元不等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处罚名单中有一位名叫“荆国莹”的长安银行西安未央区支行行长。天眼查显示,荆国莹还曾担任西安未央区支行法定代表人,后于2022年8月卸任,或与开篇提到的长安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某莹”为同一人。
虽然荆国莹在长安银行相关报道中的“存在感”并不算高,但其任职期间却收到了不少与该行相关的罚单。2024年12月,长安银行因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被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处以54万元罚款,两名相关负责人也分别被罚款1.5万元。
其中,担任长安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国莹便赫然在列。总行管理人员多次因管理不力问题被监管追究责任,足以说明该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与实践仍然存在诸多缺陷,选人、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就在不久前,长安银行旗下西安建工路支行、宝鸡大庆支行等11家支行还被因未在《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示年度报告,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是每家企业非常日常的常规操作,一家大型银行这么多支行因为未公示年报被列为经营异常比较罕见,也说明该行的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二、财务指标下滑,折射经营困境
根据联合资信发布的长安银行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信用评级报告,该行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82.55亿元、88.06亿元和97.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24亿元、22.50亿元和24.45亿元,呈稳定增长态势。
但进入2024年后,长安银行的业绩却出现了“断崖式”下降,收入同比下滑3.26%至94.61亿元;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3.15亿元和21.60亿元,分别同比下滑5.29%和4.79%,与过去几年“双增”的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深度剖析长安银行的合并利润表可知,该行2024年的利息净收入为90.1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2.46亿元下滑2.48%;非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01亿元,且连续多年承压,对其总营收造成了负面影响。
长安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出现腰斩,由2023年的161.89亿元降至2024年的67.68亿元;平均资产收益率、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41%和7.91%,同样分别较2023年末减少0.08个、1.04个百分点。
除去业绩成长问题外,长安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同样不容忽视。该行在财报中强调,其加强了信贷的准入和贷后管理力度,施行专职授信审批人制度,强化信用风险管控,防范新增风险,2024年实现不良资产清收处置55.28亿元。
但截至2024年末,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59.87亿元,较2023年末的53.66亿元增长11.22%;不良贷款率为1.83%,同比增长0.01个百分点,且高出同期末国内城商行1.76%的不良贷款率均值。
另据联合资信亦在长安银行的信用评级报告,该行的逾期贷款由2022年末的44.92亿元猛增至2023年末的84.50亿元,主要是资产分类新规下该行对本金或利息发生逾期的贷款均认定为逾期贷款,致使逾期贷款规模及占比增长明显。
联合资信提示称,近年来,长安银行贷款规模保持增长,贷款投放面临的行业及客户集中度不高;但2023年以来贷款分类标准趋严致使逾期贷款占比上升明显,关注类贷款规模及占比有所上升,需关注资产质量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
从贷款拨备水平的角度看,长安银行核销及转让不良贷款力度较大,对拨备产生一定消耗,该公司的拨备覆盖率由2023年的189.26%骤降至2024年末的168.36%,不仅逼近150%的监管红线,也低于同期城商行188.08%的平均拨备覆盖率。
此外,在业务持续发展的影响下,长安银行2023年各级资本充足率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截至2024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1%、10.78%和9.12%,至今仍处于温和复苏期。
从业务合规到风险管控,再到业绩增长难题,如今的长安银行面临的不仅是短期经营压力,而是更深层次的系统性经营挑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逆风翻盘,该行还需痛定思痛,全面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