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中心路街道 盛世社区:以“蓝红合力”破解新就业群体融入难题

正观上街 原创

2025-09-01 16:51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高雪


清晨的郑州市上街区,快递车穿梭街巷、外卖员奔波楼宇,新就业群体已是城市运转的“活力因子”。如何让他们更好融入基层治理、感受城市温暖?今年以来,上街区中心路街道盛世社区探索新路径,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凭“专业蓝”精准服务、“志愿红”传递温情,构建“蜂巢共融”体系,助力他们从“城市过客”转变为“社区主人”。

阵地融合:蜂巢驿站成暖心港湾

社区整合专业社工与志愿队伍资源,将其打造成新就业群体的“温馨小家”——休息区座椅、空调齐全,应急箱备有创可贴、消毒水,技能学习角摆放着培训书籍。社区还联动周边门店,推出免费饮水、临时休息等10余项暖心服务。“跑单累了能歇脚,衣服破了找志愿者缝补,特别贴心。”外卖员王师傅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一阵地也推动志愿服务实现“三大转变”:从零散服务转向项目化运作,从临时帮扶转向持续性赋能,从单一活动转向系统化服务。

项目联动:“互助+公益”激活治理动能

“社区的劳动权益讲座帮我解开了劳动合同的疑惑,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快递员李师傅所说的讲座,是社区“社工引领—群体互助—企业协同—社区共治”服务体系中的一环。通过“需求墙”广泛收集诉求,积极培育“互助队”“应急队”等自组织,推动互助服务常态化。每月联合工会、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权益讲座,并依托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辅导;同时推行“志愿积分—商家兑换”机制,志愿者可用积分兑换优惠餐食、免费理发等,实现资源循环与激励相容。

专业赋能:从“服务对象”到“治理主角”

“以前觉得自己就是‘跑路人’,现在参与社区治理,感觉成了社区一份子。”外卖员张师傅反映的路段路灯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一转变源于社区的专业赋能行动。专业社工通过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等方法,将成熟服务经验延伸至新就业群体,开展交通安全、急救技能等培训,开设城市融入课程;借助议事平台,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向“主动参与治理”,成为社区“流动探头”,积极反馈问题、建言献策。

资源整合:多元协同织密服务网络

社区党总支牵头,联动沿街门店、医疗机构等多方主体,系统梳理“资源清单”;通过“入户走访”深入摸排诉求,形成“需求清单”;志愿者提供义诊、义剪等服务,并列出“服务清单”。在“社工策划+志愿者执行”机制下,“三张清单”实现高效对接: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子女课后辅导,推出“快捷换电”“优惠餐食”等贴心项目。截至目前,社区服务已覆盖权益保障、心理关怀、应急救助等8大领域,凝聚5类志愿力量。精准、温暖的服务让许多在上街区打拼的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家的温馨,纷纷主动加入基层治理队伍,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新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