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民营银行2025半年报:总资产合计近2900亿 三湘银行三大指标齐降

新经济观察团 原创

2025-09-01 10:21

作者 | 芳芳

来源 |  新经济观察团

进入八月底,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发布,新网银行、三湘银行、民商银行、客商银行以及华通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的2015年中期业绩也揭开了面纱。

整体来看,总资产层面,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营收层面,五家首尾差距7倍,三湘银行、民商银行营收下滑;4家银行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了20%。而三湘银行,总资产、营收、净利全部下滑,其中营收下滑近29%、首次出现巨额亏损,成为五家中独特的存在。

下半年,伴随“助贷”新规正式落地,叠加外部多变环境和激烈竞争,特别是中尾部民营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01

资产规模增速放缓 三湘银行下滑

首先来看5家民营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变化情况。

2025年上半年,五家民营银行总资产合计近2900亿元,但增速整体放缓趋势明显。

其中,新网银行资产规模超千亿,至1056.96亿元,较年初上升了1.99%。三湘银行和民商银行的总资产超过了500亿元。

截至2025上半年末,三湘银行的总资产为517.44亿元,较年初减少10.46亿元,增长-1.94%,是五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下滑的一家。

民商银行则以511.95亿元的总资产位列第三,相比年初增长了4.92%,在五家银行中增速最高。

客商银行和华通银行的总资产不足500亿元。截至上半年末,客商银行以430.95亿元的总资产排名第四,较年初增长了3.12%。客商银行通过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在个人贷款领域发展迅猛。该行助贷业务占比如今已超八成。

华通银行总资产为375.6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23%。华通银行的规模相对较小,与新网银行总资产规模相差近3倍。

从资产规模增速上看,民营银行行业整体进入低速增长区间,三湘银行更是进入下行通道,即使是资产规模增速最高的民商银行,增速也仅为4.92%。

02

营收首尾差距7倍 三湘银行营收净利双降

2025年上半年,五家民营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6.18亿元,相较资产规模分化更加显著。 

具体来看,2025上半年,五家民营银行中,三家营收正增长,三湘银行和民商银行出现负增长。

其中,新网银行以34.12亿元的营业收入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4.19%。作为已公布业绩中的头部银行,新网银行的营业收入几乎是排名最后的华通银行的7.6倍。

相比之下,三湘银行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5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8.85%。2024年,三湘银行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19.35亿元下滑至17.07亿元。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53亿元、3.29亿元、1.32亿元。

客商银行则以6.3亿元的营业收入紧随其后,同比大幅增长了35.19%,居于五家银行之首。该行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个人贷款业务的迅猛扩张,但与此同时,也给该行带来了在风险管理和内控层面的不小挑战。

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为4.76亿元,同比下降了14.70%。与三湘银行类似,民商银行此前也经历了营收、净利润的双下滑,2024年,该行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02%、43.32%。

华通银行以4.49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在最后,同比增长8.45%,但整体营收水平较低,仅为新网银行同期营收水平的七分之一左右。 

相比各家银行的营业收入表现各异,在净利润方面,五家民营银行中有四家增速超20%。五家银行净利润首尾差距仅为3.7倍。

其中,新网银行以4.86亿元的净利润位居首位,同比增长率为21.80%。民商银行以3.3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二,同比增长达到23.60%。

三湘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净亏损的银行,亏损额度达到2.41亿元,同时这也是该行开业以来首现巨额亏损。

三湘银行第二大股东汉森制药在财报中解释称,三湘银行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作为主要服务普惠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上升影响所致。

一直以来,三湘银行的贷款结构都是以个人贷款为主,因此较为依赖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为了早日摆脱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三湘银行近年来开始大力拓展税票贷等自营业务,巨额亏损或由此而来。

实际上,早在2024年底,三湘银行就成为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一家2024年总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三降的一家。2024年,其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10.46%、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57%、净利润同比下降59.88%。

客商银行的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34.48%。得益于助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个人贷款市场的持续扩张,客商银行在提高盈利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个人贷款比重过大,也给客商银行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华通银行以1.29亿元的净利润排在最后,但同比增长率为21.70%。随着该行在地方经济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华通银行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

03

行业监管趋严 客商银行首当其冲领罚单

近年来,金融行业的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并且未来基调将持续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在2025年上半年,部分民营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暴露出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客商银行。据客商银行披露的互联网助贷合作名单,其中包括25家合作导流获客机构,不仅有百信银行、马上消金等持牌机构,还有深圳大数信科等腰部助贷公司。此外,梅州客商银行还公布了31家融资担保公司。

正因为大量的中小助贷方合作伙伴,梅州客商银行面临较大的客诉压力。在黑猫投诉上,针对该行的投诉量过百,涉及到违规收取担保费服务费综合年化率36%、催收违规等问题。而根据该行在官网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其近两年投诉量分别为223个和255个,地区在广深等省内,涉及业务主要是贷款中的催收、息费等。

业内专家表示,借助于助贷机构的担保增信模式,中小银行短期内得以快速做大资产规模,但其弊端在于,银行让渡了本应自身主导的客户筛选、风险定价与贷后管理等核心职能,蜕变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其风控能力逐步萎缩。

就在8月8日,央行广东省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梅州客商银行因违反货币金银业务、征信业务及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而受到监管警告,并被处以87万元的罚款。

三湘银行虽然在2025上半年未领罚单,但与客商银行一样,依赖助贷公司展业。截至2024年末,三湘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9.98亿元,其中自营业务余额30.71亿元,占比仅为20.48%,互联网机构合作业务余额119.27 亿元,占比高达79.52%,过度依赖助贷机构合作业务,也给该行未来的合规管理埋下隐患。

此外,三湘银行上半年还经历了频繁的高管更迭。3月3日,夏博辉因到龄退休,辞去三湘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3月11日,三湘银行聘任万洁女士为行长,其任职资格已于2025年4月22日获监管核准。

3月4日,宋源又因个人原因辞去三湘银行副行长行职务;原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副总裁、金融解决方案总经理汪涛加盟三湘银行,拟任副行长。

汪涛到任后,三湘银行高管团队将调整为6人:行长万洁,副行长孙健、汪涛,行长助理刘汐,首席信息官张春阳,董事会秘书荣海军。

面对三湘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现状,新的管理团队能否力挽狂澜,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华通银行同样如此。除了自营贷款产品,华通银行还与我来数科、吉客有钱等多家助贷平台合作放贷,多位网友在黑猫平台反馈,华通银行与多个借款APP合作发放年利率36%的贷款。 

作为头部民营银行,新网银行也与多个助贷公司合作。黑猫投诉上其相关投诉高达9000多条,投诉涉及到利率、催收、征信等信贷业务各流程。其中,有用户表示,新网银行与欢太数科合作放贷,实际年化利率达40%。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尾部民营银行依赖助贷公司展业,已经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业内专家表示,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正式生效后,过度依赖助贷公司展业的民营银行将面临深刻的模式重构与严峻的生存挑战。新规明确要求核心风控权必须回归银行自身,严禁将授信审批、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交由合作机构实施,这直接冲击了此前部分民营银行将风控实质性外包的“捷径”模式,迫使其必须短期内重建独立的风险评估与定价能力。

同时,严格的名单制管理和合作机构披露要求,使得民营银行与大量不合规或实力较弱的中小助贷平台合作路径被阻断,合作范围显著收窄,流量来源受限。加之新规明确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24%的红线,并严禁通过捆绑销售等方式变相提高成本,这压缩了此类联合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尤其依赖高定价覆盖高风险模式的业务难以为继。此外,数据“断直连”的深化要求也增加了民营银行合规获取与处理客户信息的成本与复杂度。

可以说,新规下发之后,将倒逼民营银行从过去的“通道化”角色,主动提升自主风控能力、打造自营场景、寻求合规技术合作的真科技赋能方向转型。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End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