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速“跑输”净利润,青岛啤酒高端化遇阻,重回双位数增长难在哪?
8月26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收约204.91亿元,同比增长2.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7.21%至39.04亿元。尽管净利润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增长,但营收增速却远不及净利润,且相较于以往的增长态势,如今的青岛啤酒在发展道路上似乎陷入了增速放缓的困境,高端化战略的推进也疑云重重。
从营收数据来看,虽然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但与曾经的辉煌相比,已然逊色不少。2023年上半年,青岛啤酒曾实现营收、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而如今要重回这一高光时刻,难度不小。在啤酒市场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上,青岛啤酒曾经凭借品牌、品质以及广泛的市场布局,一路高歌猛进。可如今,市场环境风云变幻,存量竞争愈发激烈,众多竞争对手不断发力,使得青岛啤酒的营收增长之路愈发艰难。
从销量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473.2万千升,同比增长2.3%。其中,青岛啤酒主品牌共实现产品销量271.3万千升,同比增长3.9%;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199.2万千升,同比增长5.1%。表面上看,销量和中高端产品的销售都有增长,但深入分析会发现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样的增长幅度略显不足。与一些竞争对手相比,青岛啤酒在销量增长速度上已不占优势,例如部分新兴品牌,虽然市场份额暂时比不上青岛啤酒,但在销量增长的势头却异常迅猛,不断蚕食着传统啤酒巨头的市场份额。
青岛啤酒一直大力推进高端化战略,试图在高端啤酒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端化战略的推进似乎并不顺利。尽管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实现了增长,可增速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高端啤酒市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产品的品质以及独特的消费体验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青岛啤酒虽然是百年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地位,但在高端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的投入不断加大。像百威等国际啤酒品牌,凭借着成熟的高端产品线以及强大的营销推广能力,早已在高端啤酒市场站稳脚跟。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推出限量版、定制版产品,吸引着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给青岛啤酒的高端化之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青岛啤酒在高端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方面,似乎还做得不够。高端啤酒消费者往往追求独特的口感、新颖的包装以及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而青岛啤酒的部分高端产品,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导致其在高端市场的拓展受到限制。
在渠道方面,青岛啤酒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虽然公司一直强调全渠道发力,但在新兴渠道的布局上,仍显滞后。随着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的崛起,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啤酒,而青岛啤酒在这些新兴渠道的营销推广和服务体验上,与一些互联网原生品牌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上,虽然青岛啤酒的成交额有一定规模,但在产品的展示、配送服务以及与消费者的互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看青岛啤酒拟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这一事件,虽然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公司内部股权激励计划的一个小调整,但从侧面也反映出公司在管理和运营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股权激励计划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而如今有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辞职而不再具备激励资格,这或许暗示着公司在员工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或者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留住优秀人才。
青岛啤酒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虽然有亮点,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营收增速放缓、高端化战略推进受阻、渠道布局存在短板以及内部管理可能存在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岛啤酒需要重新审视市场战略,加大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重拾增长的动力,否则在啤酒市场的存量竞争中,其市场地位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