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轻奢心智,亚朵王海军靠“品牌溢价”撑起酒店零售双丰收
8 月 26 日,亚朵发布其2025年二季度财报,该季度亚朵总营收 24.69 亿元,同比增长 37.4% ;调整后净利润 4.27 亿元,同比增长 30.2% 。
酒店数量方面,截至二季度末,亚朵共有 1824 家酒店,204784 间酒店客房在运营,酒店数量和酒店客房数量分别同比快速增长 29.2% 和 26.7% 。
收入构成方面,酒店业务和零售业务同比皆有所增长,酒店业务占比 58.7% ,零售业务占比 39.1% ,具体表现为:
加盟酒店(Manachised hotels)贡献了 12.99 亿元,占到整体营收的 52.6%;
直营租赁酒店(Leased hotels)贡献了 1.50 亿元,占比 6.1%;
零售业务(Retail)贡献了 9.65 亿元,占比 39.1%;
其他业务(Others)贡献了 0.55 亿元,占比 2.2%。
而去年同期亚朵零售业务占总营收 29.9% ;今年一季度亚朵零售业务占总营收 36.4% ,“卖枕头”的零售业务越来越接近亚朵收入的半壁江山。
财报发出后的首个交易日,亚朵股价创新高(38.7),目前已经来到 39.37。而就在财报发出前半个月,有消息传出亚朵拟赴港IPO二次上市。
深究亚朵的业务模式,除了第二曲线零售业务已经稳固之外,仍不可忽视的是酒店业务与零售业务协同之下的品牌溢价能力愈发强劲。
此前六月亚朵曾宣布供应链降价,在保溢价能力和提高入住率之间,亚朵接下来或将面临来自核心客群与加盟商的垂直挤压。
01、财报前传出赴港IPO,股价新高之后的“稳”与“险”
目前亚朵酒店已经上调了 2025 全年的收入预期,预计总净收入将比 2024 全年增长 30% ,一季度时这一预期还是 25% 至 30% 。
从各项业务的增长规模来看,全年收入预期上调主要归功于“卖枕头”的零售业务收入。
二季度亚朵酒店业务同比增长规模为 2.4 亿元;零售业务同比增长 4.28 亿元,贡献了二季度的主要增长。
主营酒店业务稳步上升,零售业务近乎翻倍,随之而来的是当日股价创历史新高,较当日开盘价涨幅最高达 5.4% ,较上市首日开盘价涨幅达 160% 。
从零售业务具体表现来看,二季度亚朵零售业务GMV为 11.44 亿元,同比增长 84.6% ,其中线上渠道销售占比持续保持在 90% 以上,光是在618购物节期间GMV就达到了 5.78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86% ,首次在主流第三方平台床上用品行业排名第一。
据财报电话会,亚朵零售业务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同比增长 60% 。目前已上新的深睡枕pro3(单价439元)和深睡控温被pro2(单价599元),天猫旗舰店分别已售30000+件、3000+件。
零售业务与主营酒店业务已经成为亚朵的双引擎,这也是亚朵股价屡创新高的关键原因。而在稳健的财报数据之外,亚朵股价的不稳定因素也不容忽视。
去年8~9月,亚朵股价已经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当时8月底发布2024Q2财报显示,业绩和指引双超预期的,管理层给出了计划年度累计派息不低于前一财年净利润的 50% 、为期三年的分红政策。
此后衔接10月国庆黄金旅游周,亚朵股价创下当时新高,只是今年上半年亚朵股价又跌去部分,可能是由“花洒”等事件引起,后亚朵股价又继续攀升。
直到今年8月上旬,有消息传出亚朵拟赴港IPO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目前这一消息并未得到亚朵官方公开证实。
从此次二季度财报亚朵所呈现的现金流及负债情况来看,扩张需要资金可能并非亚朵二次上市的主要原因。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亚朵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合计余额为 27 亿元;同时公司尚未偿还的借款总额为 0.67 亿元人民币,负债率较低。
2022 年 11 月,亚朵在纳斯达克上市,除了需要资金之外,此番二次赴港上市的消息具有可信度,可能更多来源于今年2月特朗普政府签署的一项备忘录。当时这项备忘录也使得市场再度关注起多年前的《外国公司问责法》,一些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或将有退市风险。
而赴港二次上市则可以相对抵抗亚朵在美股的退市风险。与此同时,2025年前5个月港交所新股募资额同比增长7倍,市场活跃度高,被视为“不可错过的募资窗口”。上半年市场也有一些“中概股回流”的论调。
所以亚朵虽然目前财务状况稳健,但由于其规模和上市所在地,所面临的风险依然不小。
02、供应链降价之下,品牌溢价的双刃剑
从更具体的亚朵运营模式来看,酒店和零售双引擎带来的不仅是财务上的稳健,还有两个业务协同之下,品牌的溢价能力提升。
如果简要概括亚朵整体的品牌运营模式:把酒店做成体验入口,把零售做成品牌投放渠道,同时二者互为彼此的变现场景,用会员体系深耕人群,最终经营的不是房间或枕头,而是一群追求某种生活方式的人。
以上这样的模式,能够同时提升品牌在两个场景的溢价能力,这与一些讲究会员运营、人群运营、生活方式运营的较高客单价零售/服务品牌类似。
从二季度的亚朵平均房价来看,亚朵品牌的溢价能力依然稳固。
2025 年第二季度亚朵平均每日房价为人民币 433 元,而 2024 年同期为人民币 441 元,上一季为人民币 418 元。总的来说同比下滑,环比上升。亚朵ADR同比下滑幅度为 1.81% 。
以拥有众多酒店品牌的华住集团作为参考,根据华住集团今年二季度财报,该季度华住平均每日房价为 290 元。而去年二季度为人民币 296 元,上一季度为人民币 272 元。依然也是同比下滑,环比上升,华住ADR同比下滑幅度为2.02% 。
华住集团旗下酒店品牌较多,从经济型的汉庭、宜必思,到中高档的水晶橙、美居,甚至高档的乔亚,涵盖25个品牌、12137家酒店。从品牌数量、酒店数量、以及价格带覆盖度来看,华住的一些财务数据也可以窥探酒店行业整体大盘数据。
只是在入住率上,华住二季度所有在营酒店的入住率为 81.0% ,而2024年二季度及前一季则为 76.2% ;相比之下,亚朵该季度入住率为 76.4% ,而2024年同期为 78.4% ,前一季为 70.2% 。
亚朵品牌溢价能力较稳固的同时,入住率较低于华住,这也是溢价能力所带来的双刃剑。溢价能力和入住率上的此消彼长,也直接体现在了毛利率上。
亚朵的酒店业务毛利率远低于零售业务(二季度分别为38.3%和53.3%) ,而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整体毛利率,酒店业务上的降本必不可少。就在二季度末,亚朵曾主动挥刀向供应链。
七月开始,亚朵酒店六月宣布的供应链各项降价该照计划开始执行,降价目的很明确:“为经营减负,为体验加码,让合伙人经营更舒心”。
据悉,降价的单品涉及高频运营物资(纸杯、抹布等),以及工程物资(窗帘、墙纸等),并伴随着部分用品升级。
亚朵酒店的经营形式主要是加盟,所以这一降价动作简而言之是从供应链中的寻求更多的利润空间来利好加盟商。
从供应链中压缩利润空间后,如何利好加盟商?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支持加盟商同步降房价,对于消费者来说亚朵的价格更有竞争力优势,达成以价换量提高入住率的效果,加盟商单间房利润没变,但总量增高,利润增高。
第二:不同步降房价,加强对加盟商的服务质量管理,保价保量保品牌形象,即使量没有变,加盟商由于得到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也会更好地维持服务标准,以进一步维持品牌自己的溢价能力。
这些利好的方式到执行层面虽然可能共存,但总有偏向。《新立场》认为,从亚朵品牌定位分析来看,亚朵很可能侧重于后者:保房价保溢价。
毕竟降价提高入住率并不难,但品牌的价格心智一旦改变,就再难找回。
03、写在最后
亚朵“保溢价还是保入住率”的抉择,本质是一场关于品牌心智的豪赌。
品牌心智一旦形成,枕头、被子等床品的高溢价便自然成立。然而,入住率与ADR的剪刀差不容忽视:华住 81% 的出租率像一面镜子,提醒亚朵“生活方式”并非无限提价的通行证。
只是如果供应链降价腾出的利润被优先用于强化服务标准而非直接降价抢客时,亚朵还是能够继续加固护城河:让消费者相信“住亚朵”不仅是一次住宿,更是一场可带走的生活方式体验。
如此而言,供应链让渡的利润才不会变成加盟商的短暂补贴,而是沉淀为品牌长期溢价的复利。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