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丸子现异物、现金流亮红灯,安井食品的2025上半年太难了
8月下旬,安井食品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为这家国内速冻食品行业的头部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净利润下滑的企业,安井食品6.7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达15.79%,营收76.04亿元仅微增0.8%的表现,与其过往稳健增长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从曾经的“速冻黑马”到如今的“增长乏力”,安井食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机”,而这场危机的背后,是产品结构失衡、成本压力高企与品牌信任受损的多重困境。
增长引擎集体失速,预制菜难扛大旗
回顾安井食品的发展历程,速冻调制食品长期是其营收的“压舱石”,2024年该品类以78.39亿元的营收规模支撑起公司核心业务。但从2024年开始,公司产品矩阵出现明显分化,曾经的“增长支柱”接连陷入下滑泥潭。速冻米面制品与农副产品两大品类,2024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3.14%、11.74%,进入2025年上半年,这一颓势不仅未能扭转,反而进一步加剧,营收同比降幅扩大至3.89%和4.57%,成为拖累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品类集体失速的背景下,被寄予厚望的预制菜业务(速冻菜肴制品),也未能扛起“破局者”的大旗。尽管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以24.16亿元营收、9.40%同比增速成为公司唯一正增长的品类,但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其增长动能已大幅衰减。2023年,安井食品预制菜业务还能保持29.84%的高增速,2024年增速便骤降至10.76%,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跌破10%。更值得警惕的是,预制菜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弱化,2023年毛利率增速为0.23%,2024年仅微增0.11%,增速近乎腰斩。这意味着,作为安井食品“唯一增长极”的预制菜,不仅增长脚步放缓,还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风险,难以支撑起公司未来的增长预期。
成本高压挤压利润,现金流亮起红灯
除了产品增长乏力,成本端的持续高压,更是直接啃食着安井食品的利润空间。公司在半年报中明确提及,营业成本变动主要受小龙虾、鱼糜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影响。作为速冻食品的核心原材料,鱼糜、小龙虾等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并未通过产品提价等方式有效传导,最终导致利润被大幅压缩。
成本压力的影响还延伸至公司的现金流层面。2025年上半年,安井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32%,主要原因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且降幅超1倍,不仅反映出公司短期资金周转压力加大,更暴露了其在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上的短板。对于一家需要持续投入研发、生产与渠道建设的食品企业而言,现金流的恶化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其后续的发展投入,形成“利润下滑—现金流紧张—投入减少—增长更难”的恶性循环。
食品安全投诉频发,品牌信任遭遇挑战
在业绩与成本双重压力之下,安井食品的品牌形象也因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冲击。2025年以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安井食品的投诉不断增加,消费者反映在抖音、美团优选、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中,出现异物、包装破损、发霉等问题,其中“速冻丸子塑料异物”事件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于安井食品这样的头部企业,任何一次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对品牌信任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尽管目前尚无直接数据表明这些投诉事件对公司上半年业绩产生了多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消费者信任的流失将直接影响产品销量与市场份额。当消费者在购买速冻食品时,因担心质量问题而放弃选择安井品牌,不仅会导致现有客户流失,还会阻碍新客户的获取,进一步加剧公司的销售压力。而品牌信任的重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源,这对于正处于业绩困境中的安井食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海外扩张与高分红背后,隐忧仍存
面对国内市场的多重困境,安井食品选择通过海外扩张寻求新的增长空间。2025年7月,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计划将港股募资用于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海外市场的产能拓展与渠道扩充,包括海外建厂与并购当地冷冻食品企业。然而,海外市场的拓展并非易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市场规则、竞争格局存在显著差异,安井食品作为“外来者”,需要面临本地化适配、文化融合、竞争对手挤压等多重挑战,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业绩支撑。
与此同时,安井食品在半年报中披露的高分红预案也引发市场争议。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42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3亿元,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70.02%。在净利润首次下滑、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将七成净利润用于分红,虽然短期内能提振股东信心,但也可能导致公司留存资金减少,影响后续的研发投入、市场拓展与成本控制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短期讨好股东,长期牺牲发展”的分红策略,也被部分投资者质疑为“竭泽而渔”。
从曾经的速冻行业“优等生”到如今的“问题缠身”,安井食品的半年报首亏,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阶段性困境,更折射出整个速冻食品行业面临的转型压力。在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安井食品若想实现“破局”,不仅需要重新梳理产品结构,找到新的增长引擎,更要加强成本控制与食品安全管理,重建消费者信任。否则,这家速冻巨头可能会在“中年危机”中越陷越深,逐渐失去行业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