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法院:“情法交融” 让二十余载婚姻鹊桥再牵手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王晴 吴玥雯
这个七夕,上街区人民法院家事团队用司法的温度,为一段濒临破碎的婚姻重新搭起了“鹊桥”。
1997年,阿敏(化名)与阿海(化名)经人介绍相识,像许多平凡爱情故事一样,一年后他们携手走入婚姻,并孕育一双儿女。然而,漫长的婚姻岁月并不总是温暖静好。阿海性格固执,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不稳定,也喜欢把控着家中“财政大权”,两人常因钱和琐事争吵不断。2023年,随着子女陆续成年离家,夫妻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阿敏为了逃避冲突选择做住家保姆,两人渐渐走向分居。
2025年,阿敏姑姑向夫妻两口借钱,阿海不仅拒绝还出口伤人,这令阿敏彻底心灰意冷,走进法院请求判决离婚。
但司法介入后,并没有简单止步于判离。承办法官细心调查发现,这段婚姻真正的“裂痕”并非无情,而是二十多年间积压的误解与沟通缺失。承办法官在调解中,做好“婚姻修复师”——她用分步沟通化解敌意,用情绪疏导打开心结。
当承办法官听到了阿海久违的那句真心话:“我还想好好过”。她当即决定引导这个传统而固执的丈夫,用最朴实的方式——写下保证书:承诺好好说话,交出工资卡,真正把家当作共同的家。一纸承诺,胜过千言万语。阿敏放下了心结,阿海得到了改过的机会,两人在七夕前夕重归于好。
案结事未了,法官的关怀持续随行。回访中,阿敏笑着反馈:“他现在性格变温和了,我们在一起也能聊聊天、谈谈心。”司法的温暖没有停留在法庭,而是真正走入了他们的生活。
都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而上街法院以“情法交融”的方式,帮助这对夫妻重建信任之桥。家事审判,不仅判是非,更护真情。这个七夕,因为司法温度的延续,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温暖。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