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模式激活网格治理 让“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记者 景静
“21号楼前倒伏的树木处理好了,还上门解释消除我们的担忧,真贴心!”二七区蜜蜂张街道西工房社区居民王女士点赞道。这一问题的快速解决,正是该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探索“六微”工作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民生的具体实践案例。
近年来,西工房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整合多元力量,探索“六微”工作模式,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升级,让“小网格”助推“大民生”。
细化网格强责任,打通基层治理节点
西工房社区党委以“凝聚微力量、发现微问题、解决微心愿、开展微议事、实施微行动、实现微治理”的“六微”工作法为抓手,探索“党建+网格”治理路径。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微网格长-网格员-社区党委”三级治理体系,形成 “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的高效治理模式,为居民提供更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
社区将所辖的3个居民楼院、6个共建单位划入4个三级网格中,形成覆盖全面、管理精细的“大网格”。同时,汇聚党员、群众志愿者、网格长、微网格长等多元力量,打通网格内治理“节点”,实现“多网合一”,构建温馨和谐的“大家园”。
聚焦“急难愁盼”,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小区内21号楼前有树木倒伏,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处理。”接到该诉求后,社区立即联系物业,共同到小区实地勘查,核实树木产权及养护情况,明确责任分工;在居民群发布通告并第一时间对树木周围进行警戒。针对部分居民对树木砍伐的疑虑,社区逐户上门沟通,解释砍伐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既解除潜在安全隐患,也消除居民担忧。
在全面掌握辖区居民的微心愿和民生需求的基础上,西工房社区还针对独居老人、失独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精心制定“服务清单”,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广征需求制清单,变“群众上门”为“服务上门”
西工房社区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每周联系网格内居民不少于 1 遍,每天巡查网格不少于 1 次,每次巡查不少于 1 小时。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微问题,上报网格内突店、占道经营、居民楼院杂物堆积、张贴广告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以及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同时定期上报各类宣传活动、矛盾纠纷调解等事件。
通过多到居民身边去访民情、听民声,社区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制成清单,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网格长接单”的形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切实将服务落到实处,落到群众心坎上,点亮居民“微心愿”。
西工房社区通过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与高效化。未来,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持续优化网格服务功能,创新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