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历史遗留”难题 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茜 通讯员 李超
连日来,郑州经开区建设局聚焦全区建设工程项目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历史与现实兼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推进问题化解处置工作,守牢安全底线,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锚定“痛点”破题
以“底数清、分类准”夯实化解基础
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郑州经开区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协调小组和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对辖区内存在消防历史遗留问题的建设工程项目展开拉网式排查。
据统计,共排查出1193个存在消防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涵盖住宅、教育、商业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等多个领域。通过细致梳理,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时间、消防手续办理情况、未验收原因以及消防技术资料存档情况等,建立问题台账。
聚焦“堵点”创新
以“方法活、保障实”推动问题化解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建筑消防验收遗留问题成为城市治理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消除隐患,对部分建设项目因建设年代久远、政策标准调整、责任主体变更等原因,存在的消防手续不全、设施不达标、验收“卡壳”等历史遗留问题,由区建设局、消防救援大队牵头,联合区直等多部门,打出“排查-分类-处置-监管”组合拳,秉持尊重历史、立足现实、分类施策的原则,制定“一项一策”解决方案。
郑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部分法定前置手续齐全,但未及时进行消防验收的项目,工作专班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验收流程,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建设单位尽快完成消防验收;对于一些因建设手续不全、责任主体灭失导致消防验收困难的项目,则运用“双检双评”办法,在严格保障消防安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专家论证,进行现场实体验收。
此外,部分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且整改难度较大的项目,责令其暂时停止使用,并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督促责任主体限期整改。
紧扣“难点”主题
以“机制新、力量强”推动问题处置
为确保化解处置工作落地见效,郑州经开区各相关部门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打通信息壁垒,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评估,邀请群众代表、企业负责人全程监督,确保处置过程公开透明。
破解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郑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攻坚,早日实现“清零”目标;同时,针对新建项目出台“事前指导、事中监管、事后跟踪”全链条消防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制度,从源头上避免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切实筑牢城市消防安全防线,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