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枪到天平:法徽下的军魂礼赞
当军号的余韵化作法槌的清响,当钢枪的寒光融进天平的刻度,这群曾在军营淬炼的钢铁脊梁,正以另一种姿态守护着先辈用血肉换来的人间正道。
当反法西斯胜利的号角穿越八十年风云,依然在岁月深处回响;当八一军旗的鲜红映照新时代的晴空,始终激荡着不变的赤诚。
这个夏天,我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既致敬那场浴血荣光的胜利,更礼赞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曾握钢枪守山河,今着法袍护公正,在法院的方寸天地间,把军人的魂、法院人的骨和时代的责,熔铸成永不倾斜的天平。
忆往昔,钢枪在握铸忠魂
他们的前辈曾在台儿庄的焦土上举枪冲锋,在平型关的峡谷里瞄准伏击,用三八大盖的枪声划破长夜;而他们曾是雪岭边关的界碑,钢枪在肩,寒来暑往把忠诚刻进界桩的年轮;曾是洪涛浪尖的堤坝,枪刺如芒,浊浪拍岸用脊梁撑起生命的方舟。从抗战老兵的步枪到新时代军人的钢枪,变的是武器样式,不变的是 “宁为玉碎” 的民族气节。军功章折射的光芒里,始终跳动着八十年前那簇不灭的烽火。
看今朝,天平在肩续丹心。
法袍轻展如战旗漫卷,天平高悬似钢枪在肩。审案时,于卷宗迷宫中校准天平的刻度;调解处,向矛盾深潭里倾注司法的温度;执行路,便如持枪冲锋般踏碎樊篱。八十年前,先辈们用钢枪捍卫民族尊严;八十年后,他们以天平称量公平正义 —— 战场不同,守护的初心一脉相承。
初心何曾因岁改,铮骨犹待秋点兵
钢枪曾是他们的信仰:枪托抵肩,便知责任千钧;准星瞄准,便识使命如磐。天平如今是他们的担当:两翼平衡,需怀天地良心;刻度分明,当守律法准绳。军魂是他们的底色:守纪如钢,令行禁止,恰如当年八路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延续;担当似火,遇难争先,宛若太行山上那面永远向前的红旗。
法治是他们的新程:以法为盾护万家灯火,如当年地道战里守护乡亲的堡垒;以理为光照千重迷雾,似延安窑洞的灯火照亮前行之路。
今天,让我们向这些“法院里的老兵”致敬:致敬他们把军魂揉进法魂的坚守,致敬他们用钢枪的硬度托举天平的精准,更致敬他们让八十年前的胜利精神,在每一次法槌落下时,都焕发新的光芒。
(梅河口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