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铺子高管密集减持,业绩与债务红灯齐闪?
近期,盐津铺子(002847.SZ)成为资本市场焦点,不过这次并非因其休闲零食领域的市场表现,而是高管们的密集减持行为。实控人之一张学文打头阵,副总经理李汉明、财务总监杨峰紧跟其后,此前还有数位高管完成减持套现。这一系列操作,不禁让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心生疑虑:盐津铺子究竟怎么了?
从减持情况来看,张学文计划减持不超过545.56万股,截至8月6日已完成部分减持。副总经理李汉明与财务总监杨峰也拟减持,而今年2月,兰波、杨林广等四位高管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套现5235.10万元。如此频繁的减持,无疑向市场传递出一种不安的信号。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管们纷纷减持手中股份,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回顾盐津铺子过往业绩,曾经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作为休闲零食行业的佼佼者,其凭借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如辣卤零食、烘焙薯类、深海零食等,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近年来,增长的步伐明显放缓。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8.89%和26.53%,与2023年的42.22%和67.76%相比,差距显著。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速更是进一步下滑,营收同比增长25.69%,归母净利润仅上升11.64%。
产品层面,作为营收主力的辣卤零食和烘焙薯类,毛利率在2024年双双下降,分别减少4.06和2.04个百分点。毛利率的下滑直接影响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这背后可能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在作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盐津铺子的产品似乎未能维持住原有的竞争优势,产品的价格、品质或者市场定位或许需要重新审视。
在业绩增长乏力的同时,盐津铺子还面临着资金流动性的压力。从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的对比来看,2024年初,货币资金尚能覆盖短期借款,但到年末,货币资金已不及短期借款。2025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虽有所回升,但短期借款也同步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同比下滑68.63%。这表明公司在资金回笼和债务偿还方面存在不小的挑战,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后续的生产、研发、市场推广等环节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业绩增速放缓、资金压力渐显的情况下,盐津铺子在2024年仍维持高比例分红策略,全年现金分红总额近4.37亿元,占同年归母净利润的68.21%。2022 - 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高达9.23亿元。高比例分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报了股东,但也可能削弱了公司自身的资金储备,影响了公司应对市场变化和解决短期债务问题的能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尽管2025年4月以来股价经历了一波上涨,并创下历史新高,但在高管减持消息陆续传出后,股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信心已经受到冲击,未来股价能否维持在较高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业绩和债务问题。
盐津铺子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高管的密集减持行为,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担忧。公司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业绩增速,改善产品毛利率,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否则,在竞争激烈的休闲零食市场中,不仅难以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还可能面临投资者的持续抛售,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决策需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的发展动态和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