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和综治课堂开讲 避开借贷陷阱 守护家庭财富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在民间借贷纠纷中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避免因借贷陷阱引发的矛盾纠纷,8月22日上午,南阳市宛城区综治中心“宛”和综治课堂第五期如期开讲。本期课堂特邀河南名矗置业有限公司、河南华人旅游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法律顾问王晓东律师,开展以《民间借贷中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主题的线上授课。
授课过程中,王晓东结合案例,以案释法,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借条如何写才规范”“合法利率如何计算”“‘套路贷’陷阱如何识别”“借款人失联或死亡怎么办”“调解与诉讼如何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提供了指导性建议。重点强调了借条规范书写和转账凭证保存的重要性,指出规范的借条应包含借款人身份信息、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核心要素,特别是亲友间借贷更不能“碍于情面”,应坚持规范立据,避免日后纠纷。对于大额借款,建议通过银行或电子转账完成,并务必在备注中注明“借款”,以此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切实保障出借人合法权益。
针对利息计算方面,王晓东详细解读了法定利率上限的相关规定,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砍头息”“复利”等不合法计息方式的危害,帮助群众辨别常见借贷陷阱。针对近年来多发的“套路贷”问题,他提醒群众要警惕“低门槛高利息”“虚增债务”等诈骗手法,一旦发现应及时保存证据并报警求助。对于借款人失联或死亡等特殊情形,王晓东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阐述了担保人责任的认定标准以及继承人债务承担的范围,澄清了“父债子还”的传统误区,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
本期课堂内容贴近民生,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有效提升了群众识别和防范借贷风险的能力。未来,宛城区综治中心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让法治意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为建设平安宛城贡献更大力量。
通讯员:王静
编辑:吴冬霞
审核:王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