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日“福蕾”助学护成长暨 陈升栋先生奖助学金发放仪式在福州举行

福延圆梦行动 原创

2025-08-24 11:11

   当中华慈善日的暖流渐次浸润神州大地,一场以“福蕾助学护成长、播种希望”为主题的公益盛典于8月23日上午在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胪峰陈氏祠堂隆重举行。    “福蕾”助学护成长——陈升栋先生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以教育为纽带,串联起个体善举与社会合力,在“政府指导、社会组织主导、多方协同”的公益框架下,为31名胪雷籍学子铺就了一条充满温度的成长之路,更彰显了慈善力量在筑牢教育根基、赋能民族未来中的深远价值。

   上午10时,随着主持人王轩戎、胡子的深情开场,这场凝聚着各界热忱的仪式正式启幕。活动由福州市民政局悉心指导,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福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主办,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福州市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共享基地、福州市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发展基地提供支持,福建省丘比熊童装有限责任公司、贝臣齿科医院(福州)有限公司、福建衍旭贸易有限公司、功夫福龙水等单位协办——政企社三方的紧密联动,不仅是对“弘扬慈善文化,传递向善力量”时代号召的生动回应,更构建了一个让爱心高效流动的公益生态。

   出席助学仪式的领导嘉宾阵容齐聚,包括福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郑华琼,福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邹坚民,福州市政府机关事务局原处长郑则来,仓山区人大原主任、区关工委主任张为民,城门镇党委书记黄明辉,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馆长陈升栋,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创始人李靖,福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福延公益理事长龙波,法人代表、理事长张祥成,副理事长兼办公室主任林东炳,副理事长、福建省丘比熊童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炜谦等政企社各界代表,现场庄重的氛围中,涌动着对“教育兴邦”的共同信念。这不是简单的仪式相聚,而是一群人对“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追逐梦想”这一命题的集体作答。

   “教育是国之根本,若能以微薄之力为孩子们卸下些许负担,便是我最大的心愿。”陈升栋先生的话语朴实如田埂上的泥土,却饱含着对桑梓的滚烫深情。活动现场,他以个人名义为31名胪雷籍品学兼优的学子独家捐赠奖助学金,其中考入985/211院校及研究生的学子每人获1000元资助——这笔钱,或许是一位学子数月的生活费,更可能是撬动命运的支点。更动人的是那份“笔墨传心”的厚重。31幅亲笔创作的国画《一鸣惊人》被逐一送到学子手中,宣纸之上,雄鸡昂首振翅,墨色浓淡间藏着“不负青云之志”的期许。受助学生陈鑫凌捧着画作时,指尖轻轻拂过墨迹:“陈爷爷的画里有力量,我会带着这份期望走进大学,将来也做一个能为家乡添砖加瓦的人。”一句朴实的承诺,恰是慈善最珍贵的“回声”——它让善意从个体流向群体,从当下流向未来。

  仪式现场的每一个瞬间,都在诠释“慈善不是独舞,而是接力”。福州市福延公益理事长龙波代表福延公益为陈升栋先生颁发“爱心单位”荣誉牌匾及捐赠证书,眼中的敬意格外真挚:“这份坚持,为我们树立了‘把公益做进骨子里’的标杆。”胪雷村党委书记陈绍章对指导单位的统筹、主办与协办单位的协作及陈升栋先生的善举表示感谢,其话语更道出乡邻心声:“陈先生的善举,让家乡的教育土壤更肥沃了,为学子成长提供了关键支撑。”受助学生代表陈鑫凌分享学习心得与未来规划,以真挚言语表达对爱心企业与公益组织的感恩之情。

  福州市福延公益创始人李靖介绍团队助学实践成果,感谢福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中共福州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和福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单位的支持,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城门镇党委书记黄明辉、仓山区关工委主任张为民先后肯定活动社会价值,寄语学子珍惜机会,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关怀。而陈升栋先生的初心始终纯粹:“我只想让孩子们知道,有人在牵挂他们,有人相信他们能走得更远。”活动尾声,福建省丘比熊童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炜谦为福州市胪峰陈氏祠堂管委会颁发“桑梓情深奉献奖”(奖金10000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8所福建中心主任阮宪敏为胪雷村六房房长陈燕彬颁发“家族奉献奖”(奖金1000元)——这不仅是对过往善举的致敬,更是对“人人可慈善”的真诚召唤。

   从一笔助学金的温度,到一幅画的精神力量;从陈升栋先生十多年的坚守,到社会各界的同心同行,这场活动早已超越了“助学”本身。它像一粒种子,在中华慈善日的阳光下破土而出,预示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当教育的根基被慈善的雨露滋养,当每个追梦的身影都被温柔托举,这片土地上必将生长出无数参天大树,撑起民族复兴的繁茂绿荫。

(文图/书林张祥成)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