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准大学生致敬百岁抗战英雄
2025年8月20日,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大流乡王庄村,在抗战老兵夏文艺的四女儿家里,来自海南大学准大学生、濮阳油田一中今年的高考生别旻轩带着特别的礼物正在给101岁的抗战老英雄敬礼并献花。
当天上午,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团队开展“致敬抗战老兵夏文艺”活动,聆听老人讲述自己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活,回忆80年前的风雨沧桑,那段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历史,缅怀先烈的不朽功绩,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团队成员、19岁的志愿者别旻轩带着录取通知书来给夏文艺爷爷报喜。老人给小别姑娘讲述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故事,鼓励她到了大学后继续勤奋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夏文艺(部队名夏文义),1924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大流乡夏庄村,1942年10月参军,1943年1月入党。参军后在冀鲁豫军分区五分区后勤部做通信员,后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8年4月响应国家号召退伍返乡务农至今。
夏文艺参军后在冀鲁豫军分区五分区后勤部做通信员,跟从并服务于会计科长唐竹桥。1945年随唐科长到冀鲁豫军区驻地单拐村报账,在单拐驻留了一个月。老人讲,那是个夏天,天气炎热,我和唐科长从山东曹县走到这里又饥又渴,看到军区人员刚从井里打出来一桶清水,他们热情地用水舀子从桶里舀出来一瓢清水,递给我们科长,唐科长又递给了我,让我先喝,我接过水瓢赶紧喝了两口,马上把水瓢递给了科长,唐科长喝了几口后,又把水瓢递给了我,这次我接过水瓢咕咚咕咚连喝了十几口,引得周边人哄堂大笑。
夏文艺在部队是“财会”人员,管理军饷。老人详谈了他管理军队钱袋子时、经历的的几件惊心动魄的事情。有一天,夏文艺跟随部队在山东聊城驻扎时,军区领导给他安排了紧急运送五十万冀鲁豫边区币到山东曹县的任务。当时任务紧急,夏文艺就一个人骑上自行车驮上一大包钱出发了。他在半路一个乱坟岗处被敌人的飞机发现了,飞机围绕着他盘旋投掷炮弹,夏文艺机警地在坟垛的掩护下躲避着敌机炮弹。飞机飞走后,他快速骑上自行车向着曹县飞奔而去,在曹县城北遇见了部队,完成了他第一次一个人运送五十万万元(边区币)的任务。
跟随部队南下时,由于冀鲁豫边区币在贵州不流通,必须把二百万边区币换成银元用马驮着跟随部队前行。行军到一条小河边的时候,突然遇到敌人袭击,驮运银元的马不幸中弹,跌到河里,银元随马撒落在河水里。夏文艺和战友两个人毫不犹豫跳入有冰凌茬子河水里开始捞银元,在冰冷的河水里泡了三个小时,等到把银元全部捞出后,他们的腿已经失去了知觉,缓了好大一阵子才能走动。
到达贵州后与蒋介石的部队遭遇,在战场缴获了一袋金子,约有两斤重。部队首长对夏文艺说“保护好这袋金子”,说罢就把金子交给了他。夏文艺自从接手这袋金子后,就没有让这金袋子离开过身,走路随身带着,去厕所随身带着,吃饭随身带着,晚上睡觉搂到怀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直到半月后转交给军区相关部门,他的心才放松下来,这半个月里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当我们问夏文艺最多经手多少钱时,老人说“最多的时候用部队的军车拉一车钱,有后勤保障经费,有部队军饷经费。”当问及经手这么多钱时是否有过其它念头?夏文艺老人十分干脆地答道“哪能有?公家的钱公家花,个人的钱个人用,绝不能动公家一分钱!”(毕兴世 解金刚 摄)
在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联盟负责人别玉庆(左)的带领下,来自海南大学准大学生、濮阳油田一中今年的高考生别旻轩带着特别的礼物正在给101岁的抗战老英雄敬礼并献花。
长期住在闺女家的“世纪老人”、101岁的抗战老兵夏文艺手指着、在有声念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南大学录取通知书。老人眼不花耳不聋。
夏文艺老人看了别旻轩的录取通知书后竖起了大拇指:“闺女,有出息。爷爷为你点赞!”。
图为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联盟成员、濮阳市油田一中高考生、海南大学准大学生别旻轩和她的“录取通知书”。本月底,她将赴海南省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入学报到。
这位“世纪老人”、101岁的抗战老兵夏文艺正在给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联盟成员、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准大学生别旻轩讲述淮海战役的故事。
图为抗战老八路夏文艺的兵役证、军功章、军转证明等。
图为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豫北联盟负责人别玉庆(左)带着两个小伙伴儿朱高涛(右)、别旻轩正在与“世纪老人”、101岁的老八路夏文艺分享抗战胜利80周年的胜利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