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仲景街道:暑期群团活动点亮青春 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原来爷爷奶奶常说的‘三伏贴’有这么多讲究,回家我要给奶奶讲讲怎么按揉穴位缓解关节疼痛!”8月21日,刚参加完仲景街道“慢性病中医养护”卫生健康活动的中学生小王,举着手中的穴位图兴奋地说。这个夏天,仲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联动群团组织打造的系列暑期活动,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的温度与活力。
一场活动里的治理密码
7月22日,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牛王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暖意融融,10组家庭正在经历特别的亲子时光。击鼓传花环节中,家长们轮流倾诉育儿困惑:“孩子一回家就锁门”“说两句就顶嘴”;“读心神探”游戏里,父母们对着表情卡片手忙脚乱,才惊觉“原来孩子皱眉可能是困惑,不是故意顶撞”;最动人的角色扮演环节,家长戴上“孩子眼镜”,在咨询师引导下体验被催促、被否定的感受,有人当场红了眼眶。
这场由街道团工委牵头,联合社区党组织、德爱社工中心策划的活动,以“游戏+情景模拟”的轻量形式,让10-15岁青少年家庭掌握了“倾听式回应”“情绪缓冲带”等实用沟通技巧。社区党员志愿者李大姐全程参与组织,她细心观察到:“活动后好几个妈妈主动加了我微信,说回家就试着和孩子‘约法三章’,这种发自内心的改变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从点到面的服务网络
今年暑期,仲景街道以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构建起“团工委+专业机构+志愿力量”的立体服务网络。针对大学生学业压力和身心健康需求,泥营社区7月启动“阳光心灵护航”行动,30余名学生与心理咨询师围坐畅谈,用“职业选择可能性”视角拆解焦虑情绪;东关社区聚焦家庭健康需求,街道团工委特邀仲泰医圣堂团队,为3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开设“家庭慢性病中医养护入门课”,活动现场医生手把手指导学生为家长按摩穴位,让关爱在指尖传递。
针对青少年安全需求,街道8月连续开展法治讲座和交通宣讲。律师结合“隔空盗刷收款码”真实案例,教孩子们筑牢隐私保护防线;交警播放辖区事故视频,用“3秒分心可能酿成悲剧”的警示强化安全意识。12岁的小林听完课,回家立刻拉着妈妈分享学到的安全知识。
“以前总觉得社区活动就是发发传单走形式,现在才知道能这么实在贴心。”参加完交通安全讲座的初三学生小陈由衷感慨。这种“专业机构讲干货、社区党员搭平台、志愿家庭传经验”的模式,让服务既有专业深度,又有社会关爱的温度。
青春力量撬动治理新局
街道通过“服务青少年—带动家庭—激活社区”的连锁反应,将原本分散的治理资源有效串联:心理咨询室成了社区“解忧杂货铺”,青翼家园微信群里的育儿经验分享成了最生动的“治理实践课”。截至目前,暑期系列活动直接服务青少年及家长超500人次,间接带动200余户家庭主动参与社区事务。
从心理驿站到亲子课堂,从案例剖析到实景教学,仲景街道用一场场“小而美”的活动,织就了一张“大而暖”的治理网络。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群团+青少年服务”模式,引入更多专业社工、高校志愿者等力量,让服务更精准对接需求;同时探索“青少年议事会”“家庭治理积分”等机制,让参与热情持续升温、治理活力长久续航。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社区的‘小主人’,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治理的‘鲜活细胞’。”仲景街道各社区青翼家园里,孩子们的笑脸、家长们的笔记、志愿者们的身影交相辉映——这些温暖的碎片,正拼凑出基层治理最生动的模样。
供稿:宛城区仲景街道
编辑:吴冬霞
审核:王 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