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网格化|串起治理网格千条线,基层善治图景徐徐展开
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李玉阁 常盛寒 文/图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工资了,多亏了咱们社区的网格长!” 近日,中牟新区大孟街道宝兴路社区某工地的农民工们盯着手机里的工资到账短信,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此前,这批农民工被拖欠工资长达半年,生活备受影响。网格长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社区上报。社区支部书记高度重视,立即联动劳动监察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主动约谈开发商与总包单位,耐心沟通协调、明晰责任义务。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开发商同意先行垫付工资,农民工们在48小时内陆续收到了共计6万余元的被拖欠工资,困扰许久的欠薪问题仅用几天便圆满解决。
如今在大孟街道,这样“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场景已成为常态。近年来,大孟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网格化治理作为破解基层难题的“金钥匙”,构建起全域覆盖、多元协同、高效运转的治理新格局。
【建强红色网格,筑牢治理根基】
清晨六点,万胜村网格长焦雨已穿梭在乡间小道上,他将巡查的重点区域及发现的问题详细地记录至手机终端并上传至网格化平台。“我们网格就像‘神经末梢’,群众有啥需求、村里有啥隐患,都得第一时间掌握。”焦雨的日常工作,正是大孟街道网格化治理的生动写照。
街道按照“规模适度、动态调整、全面覆盖”原则,科学划分122个基础网格和24个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的治理团队,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1+N”党建网格体系。这种“把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模式,让400余名党员下沉网格担任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治理最前沿的“零距离覆盖”。
【聚焦民生实事,提升治理效能】
“以前广惠街北延开通后,023乡道车流量暴增,和广惠街连接处路面坑洼得不成样子,三天两头出事故。现在终于修平整了,开车安心多了!” 家住万胜村的货车司机张强望着崭新的路面,长舒一口气说道。此前,广惠街北延工程通车后,大量车辆分流至023乡道,导致道路破损严重,积水成洼。
网格长巡查发现后,立即通过网格化平台上报,大孟街道两小时内就协调县级交通部门现场办公,连夜组织100方碎石进场施工,网格员与村组干部冒雨疏导交通,次日清晨便完成修复,保障了近千名群众的出行安全。这种“闻令即动”的治理效率,源自街道建立的“排查—上报—处置—反馈”网格闭环机制。
在矛盾化解方面,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排查,今年已成功调解物业纠纷、邻里摩擦等矛盾45起,化解率超90%。安全防线同样筑牢扎紧。网格员全年排查整改消防隐患53处,协助开展11场应急演练,用“铁脚板”筑牢安全防线。“以前隐患靠举报,现在网格员主动找上门,住着更踏实了。”居民王阿姨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凝聚共治合力,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多亏了咱们街道和各部门的联动,这景区高峰期才能这么平稳有序,游客玩得开心,我们商户也安心!”在大孟街道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内,一家特色纪念品店老板李大姐笑着对记者说。大孟街道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不断涌现,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种多元共治的理念在“只有河南”专属网格中展现得尤为突出。作为辖区文旅产业核心区域,该网格创新建立“四维响应”机制,针对景区运行特点制定分类方案:日常模式下,网格员与景区安保团队联合开展巡查,重点排查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隐患;节假日模式启动“客流红线预警”,当入园人数突破1.5万人时,网格平台自动触发协同指令—交警增加执勤力量,对周边道路临时管控,确保交通顺畅;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安排人员到景区,协助景区疏导游客;消防救援,医疗保障,赶赴现场,确保安全。
在重大任务模式中,这种“一网统全局”的优势更加凸显。今年“只有河南”麦田落日音乐会期间,网格长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单日客流将突破2.5万人,提前48小时启动跨部门协调机制:街道市场监管所对景区内20余家餐饮商户开展食材抽检,供电公司增派应急发电车保障演出用电,交警部门提前规划临时交通管制方案,增派警力在景区周边主要路口疏导交通。活动期间,全网格累计疏导人流12万人次,处置游客突发不适等情况17起,实现零安全事故、零投诉记录。
从田间地头到居民楼栋,从景区场馆到商圈集市,大孟街道用党建红线串联起网格治理的千条线,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网格体系,让党建引领更有力、服务群众更精准、治理效能更凸显,让和谐宜居的幸福图景在辖区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