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艺术家: 王明科彩墨荷花作品选

瀚海墨韵 转载

2025-08-20 20:38

一池清荷生妙境  澹澹水影化烟霏

——记著名画家王明科

      宣纸以轻铺展,笔墨恣意而落,于是墨色雅彩生发禅意悄然,一件最妙的荷花作品唯美呈现。著名画家王明科数十年兼工带写风荷池水,执笔凝神总与千年荷魂对话,泼彩处云烟漫卷,工笔间经络分明。他铺陈名师传授的工笔精髓,驾驭泼墨泼彩的豪情,各门各派冶于一炉,在荷花主题创作中既见宋元古意又具现代气韵,彩墨荷写乾坤,叶翻卷如碧浪叠涌,金波搅动满纸生机,在氤氲水气里莲花若凌波仙子,恰是兼工带写,脱略凡格最妙!

圣洁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7年 王明科

     王明科先生的荷花作品将西式光影与中国笔墨熔铸,中通外直,贯通古今,果然是墨香常伴诗韵起,艺术从来非独行。甲辰年澳大利亚画院举办中西绘画作品展后,王明科与诗人李作恆花赋荷题奇观,画家按诗人“清水河塘锦鲤游,安居乐业福中求”的赋荷诗创作工写彩墨荷花,并按此诗句题画意,把画家泼墨泼彩和游鱗戏藻的情景表达得出神入化。这泼染七层彩墨,妙续新笔的优品,正是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的匠心别至!诗画唱和,诗圣洁莲花,画脱俗之品,文人相重的精神在画里画外如歌谓赋,成为一段佳话。

雨后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21年 王明科

     细观王明科先生画荷,可见天地真谛。晨露未晞,粉荷以紫烟烘托红妆,荷塘已成流动的彩绸。秋雨残荷非沧桑,明心见性知春秋,笔触禅意写成枯荣并存的生态中,这是参透生命轮回,画理实践,绝可以将爱莲说的文人品格转化为视觉韵律,带着荷花杆与草叶汇聚升力的精气神,将传统花鸟画出了当代气势的全佳印象!

阳光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20年 王明科

     荷花是王明科先生的笔墨主场,山水花鸟便是艺术心灵的小憩幽园。观其雪域山水作品,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青绿渲染有华彩,高山雪域多哲思。松鼠小品,没骨点厾暗藏八大逸气,将工笔的严谨与写意放达冶于一炉,小动物多机灵,兼有憨态,绒毛蓬松处尽显生宣渗透之趣,形神兼备,尤贵于神。他发挥着工极而写才华,塑造万类可以大处落笔,小心收拾,实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典范。

千喜之蓮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0年 王明科

     一池清荷生妙境,澹澹水影化烟霏。王明科先生的作品从上世纪七十代,便大放光彩,从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个展盛况,到悉尼文化中心的雅集清谈,艺术创作带着荷香墨韵,作成千禧之莲,点染苍茫禅意。画家六十载砚田耕耘,已经成为在全球化语境下弘扬传统文化的艺术使者,纪念馆、国家馆藏的高品画卷,以及在国际艺术空间风生水起的佳作,一并构建起跨国界、跨时空、跨文化的横梁,让全世界的人们可以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艺术氛围里,真切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审美奇观!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4月27日书于北京

白莲多蒙池水清 生宣工写彩墨 98x98cm 2016年 王明科

红莲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14年 王明科

晨荷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13年 王明科

清风拂婉荷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21年 王明科

摇曳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6年 王明科

微风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15年 王明科

圣洁的莲花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17年 王明科

婷婷玉立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5年 王明科

双白莲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15年 王明科

红腮欲绽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09年 王明科

白荷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17年 王明科

荷塘清幽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4年 王明科

睡莲金魚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16年 王明科

水墨荷花 68x68cm  2016年 王明科

紫莲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06年 王明科

净碧無瑕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18年 王明科

晨露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5年 王明科

三代同塘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8年 王明科

含苞待放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16年 王明科

午后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6年 王明科

风荷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06年 王明科

粉荷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6年 王明科

雨荷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cm 2006年 王明科

秋莲 生宣工写彩墨 68x68㎝ 2020年 王明科

红荷图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08年 王明科

心中莲开净碧中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19年 王明科

出水芙蓉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08年 王明科

清风穆和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20年 王明科

人品谁如花浩荡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07年 王明科

朱荷碧盖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14年 王明科

复瓣莲花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20年 王明科

万株荷花别样红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08年 王明科

映日新莲净无瑕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 2020年 王明科

映日荷花别样红 彩墨 136x68cm 2006年 王明科

婷婷玉立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20年 王明科

我欲移家花里住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19年 王明科

剩写红莲在绿池 生宣工写彩墨 100x50cm 2021年 王明科

秋雨后 生宣工写彩墨 102X68cm 2021年 王明科

金莲盛放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 2019年 王明科

白衣天使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20年 王明科

花香不在多 生宣工写彩墨 102X68cm 2021年 王明科

荷塘秋趣 生宣工写彩墨 100x50cm 2021年 王明科

仙池金莲映夏阳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25年 王明科

悟得心中一朵莲 生宣工写彩墨 136X68cm 2019年 王明科

绘画艺术家王明科先生,1943年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校八年,受教于诸多大师名家,是中国工茟花鸟画一代宗师俞致貞、刘力上夫妇和田世光先生数十年入室弟子,为大风堂张大千再传弟子。

王明科先生从艺六十余年来,曾出访数十个国家艺术交流,在北京、东京、首尔、波特兰、俄勒冈、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新加坡、悉尼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有多年策划举办中外绘画艺术展的经验;有三十年设计组办进出口贸易出国展、来华展、广交会的丰富阅历。

199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王明科画展,展出作品百余幅。艺术大师黄冑为其题写展名,张仃、白雪石、俞致貞、刘力上、田世光、娄师白、许麟庐、胡洁青、廖静文、袁运甫、黄均、潘洁兹、秦岭云、吴祖光、周怀民、庐光照、陈大章、方成、苗地等数十位著名前辈艺术家为其题字祝贺,并与首都各界数百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央视王宁主持,CCTV、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北京电视台等十余家首都著名媒体予以报导,反响热烈。

王明科先生出版有多种绘画刋物,曾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宝鉴》,《当代中国美术》,《中国现代书画集》,《中国画集》,《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张大千的世界》,《中国艺苑.俞致貞专辑》,《当代中国艺术光盘著作》等多种重要文献。

作品《夏威夷花卉》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国际荣誉金奖》,作品《贵在自然》获中国外经贸部绘画展《特等奖》,作品《祥和颂》获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绘画展《一等奖》,作品《清池红莲》获澳大利亚奥本市《最高艺术贡献奖》,作品《艳阳荷塘锦鲤游》在第二届夏威夷国际书画大奖赛获《特别荣誉奖》、获《最受海内外收藏家欢迎的书画家》,作品《映日新莲净无瑕》与《美洲松鼠》,参加《感映艺术大展》获《2024亚太杰出艺术家》奖,参加《2025苐八届中国书画春晚》获得金奖,参加《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优秀作品展》,获央广国际交流艺术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等。其艺术作品与艺术话动,在国内外一百多家媒体予以报导。

王明科先生绘画题材广泛,工茟、写意俱佳。其独创的工写彩墨画,在生宣纸上兼工带写,泼墨泼彩,写实与抽象结合,中西绘画兼融,具有装饰韵味。尤其独特的工写彩墨荷花,具有开创性。这种风格独特,清新雅致的彩墨画,中国数十位前辈艺术家给予了较高评价:“画家王明科先生,人物花鸟俱臻妙境,尤以工写自如,尤为可贵〞,“别开生面”,“脱略凡格”,“新颖优美”,“艺苑奇葩”,“不僅品种新奇,而技法亦隨之而出新,不是墨守旧章,千篇一律,这真是推陈出新,既有传统又有时代精神,故能耐人寻味”。

王明科先生的彩墨画,广受企事业单位、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与收藏,颇具市场潜力。在2016年新加坡的一次拍卖会上,他的一幅斗方彩墨荷花(68x68cm),拍出了五万元新加坡帀(约25万元人民币),创下此次拍卖会最高成交价。

王明科先生现为澳大利亚画院院长,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俞致貞刘力上艺术馆副馆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新加坡紫月轩画廍艺术总监,国内外多个艺术社团艺术顾问等。

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副会长,SIN0CHEM国际广告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广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广告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顾问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