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一军训:锻造意志与品格的青春之旅!
晨曦时分,运动场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学子们身着藏青与白色交织的“博雅蓝”校服,以班级为方阵,在教官的口令声中立正站好,以前进之姿迎接新的一天。“立正!向右看齐!向前跑!”指令如金石相击,渐渐地,脚步声由凌乱迈至整齐,口号声从怯懦转为嘹亮。
烈日当空,学校考虑到近期高温,日晒强烈,军训场地遵循昨日安排,统一在学校东西环道的林荫之下。今日教官们化身“细节导师”,目光如炬,对学子的动作做进一步的规范要求:“手臂贴紧!脚跟并拢!目视前方!身体微倾!”学生们虽着校服,却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最初的松垮到逐渐挺拔如松,完成“定臂训练”“蹲下起立”等要求动作。
下午2点30分,室内课程打破“纯体能”模式,开启“军事+学科+德育”的融合课堂,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室学习《谷底翻身的60个富人思维》第一章。同学们或低头沉思,或积极交流,让思想诉诸笔端,形成自己的见解。本次课程学习如一把钥匙,打开少年们对 “逆境成长” 的思考——“原来真正的强大,是在困顿中依然保持向上的力量”。
各班按顺序列队,由班主任与教官带队,静默有序参观校史馆与雷锋事迹展览馆。
走进校史馆,有关郑州七中的老照片,在柔光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奖状与文献次第铺陈,像一条时光长廊,把学校的肇始、跋涉与今日的成就一一勾连。同学们驻足其间,对未来的求学岁月生出无限憧憬。
移步雷锋事迹展馆,展柜里一件旧军衣、一本日记,都在低声讲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讲解员声情并茂,将雷锋的点点滴滴化作涓涓细流,浸润每一颗年轻的心——原来,无私奉献与助人为乐并非高悬的标语,而是举手投足即可践行的温暖日常。
暮色四合时,操场又热闹起来。晚上7点的内务训练,是与“豆腐块”的较量。生活老师捏着被角示范“三分叠,七分修”,教官蹲在地上讲解“棱角要直如刀削”。起初软塌塌的被子,在反复抻拉、折叠中渐渐有了模样。当第一个标准的“豆腐块”出现时,掌声混着晚风飘向星空。
夜空缀满星辰,军训的脚步声与军歌声在夜色里交融。“团结就是力量” 的合唱震得月色微微摇晃,少年们的脸庞在灯光与月光下闪烁——那是汗水的反光,更是信念的光芒。
8月19日的军训,是体能与意志的双重淬炼,更是“博雅教育”与“家国情怀”的深度交融。从晨跑到夜训,从书本到校史,从个人到集体,学生们在汗水中完成“新面孔”到“七中人”的身份蜕变。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以“五育并举”为理念,将军训打造为立德树人的“移动课堂”,让每一滴汗水都成为滋养精神的甘露,让每一次坚持都化作成长的基石。
供 稿 | 陈嘉玺
编 辑 | 校 办
审 核 | 刘 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