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织密民生保障网 提升社会救助度
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将保障困难群众“衣食冷暖”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持续为各类困难群众筑牢基本生活的“安全防线”,提升了辖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政策宣传:让救助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打破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街道打出宣传组合拳:精心编制救助政策活页,将晦涩的条款转化为群众易懂的“明白纸”,在日常走访、群众到大厅办理业务事项时,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制作生动直观的政策解读版面,通过三微一端等新媒体矩阵广泛传播,让救助政策内容“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街道和社区还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栏,让群众及时知晓救助渠道、享受政策红利,用温馨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排查机制: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发现”
街道创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主动发现机制,从“群众上门找政策” 到“数据政策精准找人”,通过搭建治理动态管理监测网格,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形成联动合力,对辖区内的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重病患者等群体进行常态化监测;同时,充分发挥河南省低收入人口检测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发现困难苗头或急难事件,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介入、快速启动救助程序,秉持“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各类数智化平台和手段,迅速准确为困难群众撑起“暖心伞”。
走访服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传递温暖
街道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发动辖区39个网格、5个专属网格员通过微信群向社区群众推送政策、电话随访问需、入户走访察实情。从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到困境家庭的子女教育,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把救助政策的“温度”与“精度”融入每一次走访,确保政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实惠和温暖。
今年以来,街道和社区走访排查各类社会救助需求群众400余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9.6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通讯员:杜思超、郑冕
供稿:南阳市宛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