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承薪火,嵩医守健康——致每一位守护生命的"嵩医人"

正观登封 原创

2025-08-19 15:25

正观新闻记者 袁建龙


嵩山绿涛愈葱茏,中药香飘天地中。登封这座被禅武文化浸润的城市,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既是“岐黄传人”,也是“健康守门人”;既遵循“医乃仁术”的古训,更响应“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召唤。医师节,我们以“国策为纲、嵩韵为魂”,向每一位践行使命的“嵩医人”致敬。

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如约而至。今年,国家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指引,嵩医人在中医药的长河里,做患者最温暖的“守灯人”。

文化为根 守正铸魂

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登封这片禅武浸润的土地上,嵩正中医院始终在“传承”。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守正”:守的是“大医精诚”的医德之本,正的是“辨证论治”的学术之魂。正如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要求——“让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需求同频共振”,嵩医人正以行动作答。

创新驱动 融合破局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核心指引。在嵩正,创新不是颠覆,而是“以人为镜”的融合生长——

诊室里,老中医师三指搭脉的同时,目光扫过患者的检查报告,用“望闻问切”的细腻,为现代医学数据注入温度;治疗室中,艾灸的青烟与理疗设备的微光交织,传统技法在“循证医学”的框架下焕发新效;急诊室里,医护人员说:“救急分秒必争,中西医各有所长,联手才能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平凡日常 最是动人

医师节的意义,从来不是歌颂“伟大”,而是看见“平凡”。

是清晨七点半,药师对照处方逐一核对药材的专注;是午后查房时,医师握着患者手轻声询问“今天吃饭香不香”的温暖;是深夜急诊室里,值班医师处理完患者后,又蹲下来哄哭闹孩童的温柔……

他们不是“超人”,会为患者的康复露出欣慰的笑,会因治疗效果反复推敲方案,会在下班后累得靠在椅背上打盹。但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

“医者”二字,是融入每一次把脉、每一味药、每一句叮嘱里的责任,是刻进生命里的担当。

致敬每一个你

今天,我们想对所有嵩医人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们,在国家中医药发展的浪潮中,做“传承者”“创新者”“践行者”;

谢谢你们,在登封的山山水水间,用医者仁心织就群众的“健康网”;

谢谢你们,用平凡的身躯,撑起一方百姓的“健康晴空”。

禅武为韵,岐黄为灯。

将继续以国策为引,以嵩山为脊,

做中医药文化的“薪火传灯人”,

做健康中国的“基层守夜人”。

致敬,中国医师!

致敬,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嵩医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