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挥刀斩“乱”分,酒店终于能喘口气了

酒管财经 原创

2025-08-18 11:18

图源:豆包

“又一条4分评价,客人抱怨枕头高度不合适...这个月KPI又悬了。”华中某连锁酒店的店长小王最近用尽浑身解数,还是被OTA平台上的平分困扰着。

更心酸的是,他的门店为冲刺4.8分KPI三个月就赠送出去两千多份果盘。

当“冲4.9”、“保4.8”成为悬在无数酒店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条条“精心维护”的好评背后藏着酒店难以言说的流量焦虑,国内酒店业正深陷“评分内卷”的泥潭。

在如今酒店数量突破34.87万家、客房总数突破1764万间的存量市场里,每个0.1分的进退对酒店商家而言都可能意味着上百万流量得失。

近日,携程重磅推出“智旅未来”计划,针对流量、技术和语言等难题为酒店出谋划策。

其中,在流量方面,通过点评生态规则优化和预订转化产品升级,旨在让酒店服务回归C位,让争取流量的目标更加明确。

这剂“破卷”良方,能解酒店人的“好评焦虑”吗?

当酒店沦为“分奴”的365夜

据中国饭店协会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酒店门店数量达34.87万家,客房总量1764万间,双双超越2019年行业峰值。

当市场供给过剩已成现实,从拼价格到拼营销,从拼硬件到拼早餐,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酒店市场俨然成为一片竞争惨烈的红海。

存量厮杀的红海中,OTA平台上的评分成为不少酒店残酷的内卷角斗场。

近年来,OTA平台上的评分逐渐成为判断酒店服务水平和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评分,甚至衍生出一条产业链。

打开淘宝,搜索“点评运营”,可以看到多个OTA代运营的商家链接。

图源:淘宝截图

这些披着代运营名号的链接背后,实则隐藏了一门明码标价的刷好评的生意。

长期被“好评绑架”也在扭曲酒店服务的本质。

在很多情况下,客户利用点评系统对酒店施压,威胁不给好评甚至给差评以换取额外的服务或折扣。例如,一些顾客在入住后会向酒店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免费升级房间、延迟退房等,若酒店未能满足其要求,这些顾客可能会威胁给差评。

尤其是被“职业碰瓷”盯上,有多少酒店有苦难咽。

图源:红星新闻

去年,一位大学生以虫子、毛发为犯罪工具勒索多家中高端酒店,10个月入住380家酒店、流窜全国20多个地区、疯狂作案63起,最终被警方抓获。

这些看似荒诞的剧情,如今却正成为酒店行业的日常。

华南一位资深酒店投资人在接受《酒管财经》专访时曾无奈地表示:“现在看到客人拿手机拍大堂就紧张,怕是来‘专业质检’的。”

而这种恶性循环已然成型一段时间:

酒店为争0.1分疯狂内卷 → 酒店服务资源错配 → 用户体验失真 → 预订决策信任崩塌 → OTA平台流量价值衰减

起初,OTA平台制定点评系统,是为了构建酒店和消费者的信用关系。

但发展到现在,部分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却似乎也因此悄悄变了味。

为此,曾有多位业内人士呼吁OTA平台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点评奖励机制,以减轻酒店为了0.1分而伤脑筋的内耗。

以后4.7分就是好酒店

点评作为用户决策的关键依据,其实也是OTA平台助力酒店实现增收提效的重要一环。

真实有效的用户点评,才是成为酒店传递品牌价值、建立用户信任的关键纽带。

为减轻酒店的流量焦虑,促使其将资源真正投入服务优化,携程近期挥出三记“快刀”对点评分描述、点评筛选机制及PSI规则进行系统性优化,刀锋直指行业沉疴。

面对此次调整,不少身上背负沉重评分KPI的一线酒店人表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是国内OTA平台首次系统性向酒店“唯分论”的行业沉疴“动刀”。

首先,是酒店点评分描述的优化。

9月起,携程将以4.7分为界点优化评分描述:点评大于等于4.5分且小于4.7分的酒店描述均为“很好”,大于等于4.7分则统一描述为“超棒”。

在OTA江湖里,4.5分就是酒店业的二本线。

这个分数直接关联着两项生死指标:

一个是获取筛选流量,平台筛选项默认展示4.5+酒店,差0.1分就要被折叠;

另一个是星级评定门槛,国家新规明确要求,申报四星酒店必须主流平台均分≥4.5。

对酒店来说,达到4.5分只是拿到入场券,4.8分可是一本线,更是很多酒店人的KPI生死线。

可想把点评分拉高到4.8分以上,酒店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比如升级硬件、加大服务人力、增值服务。

如今,携程将门槛从4.8分降至4.7分,相当于给无数挣扎在4.8分以下的酒店集体松绑,酒店的曝光度、点击率、转化机会都会随之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携程的点评筛选把门槛也降到了4.7分,为的就是让更多好酒店被“看见”。

调研显示,每天有千万级的用户使用携程,其中60%的用户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地,但从开始浏览到下单,平均要在14.3家酒店中反复纠结;

在OTA平台的信息洪流中,用户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而“筛选流量”正是酒店脱颖而出的第一步。

如何让酒店在一众竞对中更快被客人“看见”,用好筛选流量至关重要。

此次携程把筛选门槛降低,刚好拓宽了优质酒店的展示范围,让更多“服务扎实、体验真实”但评分集中于4.7-4.8区间的酒店,有更多机会被潜在用户“看见”。

更关键的是,携程此次还针对PSI(酒店综合竞争力指数)进行优化。

本次调整前,携程是根据点评分在同城星级池排名赋分,导致有很多店4.8分都拿不到满分。

而调整后,赋分规则将从城市排名的计分规则转向点评固定计分,4.7分及以上就可以拿满分。

这一调整直接要害,从根本上降低了酒店在“刷分”、“控评”等非服务层面的竞争焦虑,让酒店对提升PSI、获得流量支持的目标和动力更加明确。

携程此次三刀连斩,斩断的是缠绕行业多年的枷锁:

第一刀破除心理魔障,第二刀打开流量闸门,第三刀铲除内卷土壤。

对困在“评分KPI”里的无数酒店人来说,携程这次“快刀斩乱麻”真的太及时了。

酒店人终于不用为0.1分失眠

好评如圣旨,差评似砒霜。

过去,无数酒店人被OTA的点评分搞得焦虑失眠。

因为,OTA评分直接主宰酒店命脉。

康奈尔大学的实证研究显示,酒店评分每提高1分(5分制),房价可提升11.2%。反过来,差评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有数据显示,许多单体酒店70%的订单依赖OTA平台,差评导致的排名下滑直接断送客源。

有的酒店甚至将“OTA月度得分”纳入部门经理核心考核指标,规定得分低于4.8分则绩效归零。

如此高压下,酒店不得不耗费巨大成本取悦顾客,从机场接送到伴手礼赠送,服务逐渐异化为“好评赎买”。

此次携程的评分规则调整,受益更大的其实是中小单体酒店。

2024年国内酒店总数已超36万家,超过2019年水平,其中中小型酒店占比达47.68%。

头部酒店集团通过品牌化、标准化抢占市场,导致中小单体酒店在价格带、客源、资源获取上全面承压 。

此外,如今消费者对住宿的需求从“安全刚需”转向“品质体验”,Z世代偏好智能化设施(如电竞房、智能客控)和个性化场景(如主题设计、在地文化体验),而传统中小酒店因装修陈旧、服务同质化,差评率居高不下 。

例如黑猫投诉平台关于“酒店脏乱差”的投诉超1200条,多数指向中小单体酒店。

最重要的是,中小酒店由于缺乏会员体系和私域流量,超85%客源依赖OTA平台。

此次携程的评分机制优化,对利润单薄的中小酒店来说,是实打实的减负。

省下来的钱,能拿去升级服务,给客房智能化升级硬件配套,钱和精力上更有竞争力。

对此,就有单体酒店老板表示,把4.7分作为分界点,能够给自家酒店这样本身服务水准已属不错、但没有上到4.8分的酒店起到很大的帮助。

从这点不难看出,这回携程是真的带着诚意而来,致力于成为酒店商家的提效伙伴。

一个企业能不能活得下去,走得长远,就看它能不能听得进外部建议、接得住内部反馈、改得了方向。

这次携程不仅“听劝”,更是动真格让流量规则更透明、更公平,让产品转化更高效、更高值,最终引导行业将竞争焦点回归服务本质与用户体验。

当酒店人不再为0.1分的得失而焦虑失眠,当消费者能更轻松地找到货真价实的好酒店,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酒店业生态,或许正从这场“破卷”行动中萌芽。

这场破卷变革,值得所有酒店从业者拥抱,并以真正的好服务来作答。

END.

统筹 | 轮值主编|张凯强        编辑 | 屁屁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